潮水般涌入的进口车已经大幅改变了高档车市场格局,在拉近竞争者销量差距的同时也搅动了高档车竞争者最敏感的神经:如何重新定位国产与进口。
曾经被毫无疑问视为“正统”的汽车本土化生产模式,正在遭受猛烈冲击。高档车部分甚至大部分采用FBU进口,不仅被证明行之有效,或许还可以活得更加滋润。
过去一年,68.7%的增长率,超过67万辆的年销量,又一次将国内高档车发展推向高潮。奥迪、宝马与奔驰成为最大赢家,三者销量合计抢走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虽然奥迪风光依旧再夺冠军,但它与追赶者之间的领先优势却在不断缩短,其多年来把持的高档车40%的市场份额亦首次失守,退缩为33.8%。
实际上单就自身而言,奥迪已创造纪录。2010年,奥迪中国销量首次突破20万辆大关,达到22.5万辆,与奥迪全球第一大市场德国仅有一步之遥。但就增幅而言却逊色不少。去年奥迪同比增长43.5%,而另两个竞争对手,梅赛德斯-奔驰在华销售14.767万辆,同比增长115%;宝马销售16.9万辆,同比增长87%,增幅均领先于奥迪。
用增幅来说事,似乎对拥有庞大销售基数的奥迪来说并不公平。正如一汽奥迪执行副总张晓军所说:“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增速有它客观规律,往往基数小的时候增速很大,增速大的时候,边际增长速度就不会那么明显。”
有意思的是,对奥迪形成步步紧逼的增幅,并不是来自于跨国车企此前大谈特谈的“国产化”。在宝马、奔驰的销售比例中,进口车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宝马16.9万辆的销量结构中,国产华晨宝马销量为5.16万辆,仅占33%,进口车占据了67%的大头。奔驰在华进口车比例更高,达到76%的份额。与之相比,去年奥迪销售结构中国产车高达86%,达到将近20万辆,比所有竞争对手国产车总和还要多9万辆。竞争对手急剧放量的进口车,让奥迪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起码就高档车而言,似乎可以重新更换思维。直接从海外进口,不仅可以突破国内产能不足的限制,同时还可以提升品牌影响与产品内涵。更具诱惑的是,在人民币升值不断的情况下,这些舶来产品对车商而言具有更大利润空间。高档车进口,在影响和改变市场格局的同时,又会在多大程度上挤压本土化生产的空间?
到底国产还是进口,表面看起来这已并不再是一个问题。即使小众如捷豹路虎、斯巴鲁这样年销量不过万辆的车企,也不时传出合资国产的绯闻。对于任何一个期望在华长期发展的量产品牌而言,在华本地化生产都是必由之路。
奥迪在这方面树立了独一无二的标杆。从22年前CKD引入奥迪100开始,一汽就将“全面国产化”视为中方的根本利益所在,毫不动摇地开始了本土化生产之路。经过22年的努力,一汽-大众奥迪已经形成了“全价值链本土化”发展模式,建立起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本土零部件供应体系。
据了解,如今一汽奥迪在华已经拥有超过200个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年采购金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与竞争对手40%左右的国产化率相比,奥迪国产化率已经达到65%左右,奥迪已经率先享受到深入国产化后带来的规模经济优势。张晓军曾深有感概地告诉记者,一汽奥迪的成功之道,很大程度上正来自于一直恪守的“全价值链本土化”模式。
一汽奥迪的本土化成功已经赢得了高档车竞争者的共识。对于奥迪的领先,其他两个竞争对手毫不气馁,宝马、奔驰相继就本土化表态。去年年底,专程来华的奔驰集团总裁蔡澈明确表示,“奔驰会不断提高奔驰轿车的国产化率”,并透露未来的几年中在华投资30亿欧元的计划。宝马似乎更加急迫,早早就抛出了30万辆的国产化目标。
虽然国产奥迪A6L、A4L以及Q5在所对应细分领域依然占据了45%以上的市场份额,虽然竞争对手也在口口声声本土化生产,但纵观2010年,国内高档车市场竞争的重心不仅于此,数量庞大乃至攻势迅猛的进口车赢得了消费者关注。
2010年,奔驰共销售了10.9万辆进口车,宝马销售了10.6万辆进口车,一度陷入低谷的日系品牌雷克萨斯与英菲尼迪也同比大幅增长,分别达到了5.3万辆与1万辆,更加小众高端的保时捷销量甚至超过5万辆。如此多进口车,除了国内旺盛的市场需求,不断走低的人民币汇率也帮了欧系企业的大忙。
到截稿时止,美元兑人民币突破1比6.6的关口,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人民币更加值钱,进口车相对就更加便宜,在国内高档车价格体系基本不变甚至加价的情况下,车企、经销商的利润也水涨船高,何乐而不为?
进口车便宜了,进口零部件价格也相应降低,这对于那些国产化比例不高,甚至远未达到量产规模的车企而言,似乎有了更多选择。是投入巨额资金建立起配套零部件体系,进行深度国产化?还是挂着国产的名头,大比例KD件组装生产?或者干脆也不用“国产”了,直接将进口车拿来销售,省了力气又赚到钱,似乎是一条新捷径。
起码从去年的市场发展来看,潮水般涌入的进口车已经大幅改变了高档车市场格局,在拉近竞争者销量差距的同时也搅动了高档车竞争者最敏感的神经:如何重新定位国产与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