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对摄影感兴趣,翻看一些这方面的东西,才发现中国曾生产过一部很牛的相机——— 红旗20。它以徕卡M3为蓝本制造,倒不是说它的造型是M3的中国版(因为体积的原因,倒更像M5),关键是它的性能也与M3接近,甚至有收藏家认为,“自己手中的红旗20用的镜头素质高于徕卡镜头”。
从仿制的红旗20相机不由得就想到了中国汽车。其实仿制并不可怕也不可耻,现在的一些汽车大腕在刚起步时同样经历过仿制、学习,关键是仿制、学习之后是否能形成自己的东西。汽车合资这么多年来,中国几乎成了世界汽车博览会和世界汽车工厂,除了少数品牌因各种原因失意中国外,你能在国内看到全球大部分的汽车在中国的产品。现在中国更成了一块宝地,不少大腕车企“累了、困了、就来中国就诊一下”,一些破产倒闭的企业以及小众企业都成了香饽饽,你争我抢。但再看看,几十年来中国的汽车工业进步了多少?买个合作外企的淘汰产品,挂上自己的标志或新标志扭脸就成了自主产品或合资自主产品——— “卡宴”中国版、“雷克萨斯”中国版、甚至“劳斯莱斯”中国版,都被我们造出来了。但有几辆车能卖出原型车价格的一半甚至十分之一,又有几辆车的性能敢说和原型车相近?
我们能造出性能堪比徕卡M3的相机,学习了数十年后的汽车为何不能复制出汽车版的“红旗20”?看了一些包括费迪南德、皮耶希、丰田喜一郎等大腕的文章,发现这些在汽车界风云一时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执着,对技术的执着。而一个企业领导人的性格必将影响整个企业,从而使这个企业不断进步,保时捷如是、大众如是、奥迪也如是。再看我们的汽车企业,如果多一些这样的当家人,多一些学习型的企业,多考虑一些技术因素,中国汽车必然不会“从未被模仿”。仿制之后的学习才是最为重要的,谁家的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拿到这个技术的是谁,是否是一个学习型的企业,是否能在别人的技术上作出自己的贡献,形成自己的东西。看明白了这点,汽车界的绯闻也罢,闪婚闪离也好,都是浮云。 江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