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汽车行业所有上市公司年报已披露完毕。经过对行业内主要企业业绩进行梳理后显示,汽车类集团化上市企业的盈利水平与合资企业盈利水平的关联度越来越高。
数据显示,上市车企中,2010年营收和净利均最高的是上海汽车,营业收入为3133.76亿元,同比增长124.42%;利润137.29亿元,同比增长108.26%。上海汽车净利润增加,主要来源于旗下两大合资公司——上海通用、上海大众。2010年,上海通用销量101.21万辆,对应贡献上市公司净利润约50亿元,净增加约20亿元;上海大众贡献上市公司净利润约50亿元,净增加约17亿元。
分析认为,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未来两年的表现依旧被看好。短期内,上海汽车有望成为中高端乘用车销量增长、日系车减产压力下的最大受益者;中长期来看,随着新帕萨特、迈锐宝和科帕奇等新车型今年陆续上市投产,并与途观等热卖车型形成合力,将提升公司盈利增长确定性。另外,公司明年产能增长可达20%~30%,产能利用率仍将超过100%,为公司业绩带来向上弹性。
和上海汽车一样,广汽集团同样依靠旗下合资公司取得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较大提升。2010年,广汽集团年营业收入598亿元,净利润43.3亿元,其中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日野、广汽菲亚特贡献净利润46.8亿元。
长安汽车2010年营业收入330.72亿元,同比增长29.2%;净利润20.27亿元,同比增长80.9%。2010年,长安汽车的投资收益主要来自旗下江铃控股和长安福特马自达,其中后者贡献了净利润的60%。
与上海汽车高速增长不同的是,一汽轿车2010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72.96亿元,同比增长34.43%;净利润约18.60亿元,同比增长13.8%。由于一汽轿车仅涵盖一汽马自达、奔腾、红旗等车型,公司业绩主要增长来自旗下马自达车型,因此增速较慢。
从以上几家的盈利数据可以看出,合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市汽车企业盈利能力,合资企业已成赚钱主力。由于优惠政策的取消和汽车市场走向高端化,中高端乘用车企业盈利能力持续走高,而低端车型的利润大幅降低。尤其是受政策退出影响,交叉型乘用车(微车)、1.6L以下轿车和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下滑最为明显,其市场份额也出现萎缩。今年一季度,一汽夏利净利润同比下降75.35%。不少自主品牌、微车厂商都感到日子很难过。
汽车上市公司报告显示,集团化上市企业主要通过合资品牌盈利,再投入自主品牌研发和收购。这一模式,正是集团化汽车企业相比自主品牌车企的优势所在。在合资企业通过合资自主的方式进入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后,自主品牌企业生存将变得困难。而这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之间的较量。
事实证明,在几大汽车类集团化上市企业中,谁的合资品牌盈利能力越强,谁的生存压力就越小。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调整期,合资品牌的优势还将体现在业务多样方面。毛利率下降,可能使企业转向其他经营领域,比如汽车后市场。在市场风险加大的情况下,这种规模优势使得集团化企业风险更低,合资品牌的盈利贡献越来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