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连续三次尝试扩大公司在日本的产量未果,在北美的加班计划也因为洪水波及面扩大而被迫二度中断。本田也暂时取消了加班计划,北美工厂仅以一半的产能在运营,这种境况将持续到下周这核定库存之后再做调整。
全球性汽车产业咨询公司IHS Automotive(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特洛伊)的分析师Tracy Handler谈及两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时表示:“无论丰田还是本田,在2012年第一季度之前都不太可能扩大生产。今年他们真是时运不济。”
自日本3月11日的地震和海啸之灾后,泰国的洪水是汽车制造业最大的拦路虎。丰田和本田连续五个月缩减生产,本田不得不取消收益预测。据泰国工业联合会(FTI)汽车俱乐部预测,泰国工厂停产可能会持续到12月份。
丰田原计划下周公布财务报告,但现在表示尚不能决定11月14日之后的生产计划,还需继续评估事态的影响。
丰田北美工厂发言人Mike Goss和本田俄亥俄州马里维尔工厂发言人Ron Lietzke都表示,丰田和本田目前都在想办法解决零件供应问题,还不能决定11月中旬以后的生产计划。
福特泰国合资工厂恢复生产
就在丰田和本田为零件供应伤神之际,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言人Todd Nissen却称,福特已告知供应商将于11月14日在其与马自达合资的泰国工厂Auto Alliance Thailand(AAT)恢复生产。
他说11月17日福特将通知供应商恢复卡车生产。据福特官网资料,福特持有位于泰国罗勇府AAT厂50%的股份,剩余的50%由马自达和马自达在当地的一家子公司共同持有。
标准普尔旗下Capital IQ公司的纽约证券分析师Efraim Levy认为,丰田和本田“本季度真正感受到了生产受阻的切肤之痛”。他尚未计算出两家公司生产受损可能造成的财务损失,不过他预计两家公司下一季度能够恢复正常生产进度。他表示:“如果没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两家公司还是能够恢复之前正常的产能的。”
日本厂商遭受地震洪灾双重打击
据丰田官网上的消息,丰田自10月24日起缩短了日本工厂的生产时间,至少将持续到11月12日再做调整。
丰田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工厂将继续推迟加班计划和周六的生产,而南非、印尼、菲律宾、越南、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的工厂下周起也将缩减生产。
据丰田公司发言人Dion Corbett公布,泰国洪水已经造成丰田在泰国自10月10日起产量减少69000辆,在日本自10月24日起产量减少22000辆。
本田本周也表示其在北美的产量至11月10日为止将减半,11月份的周六加班计划也将取消,同时宣布新版CR-V紧凑型SUV将延迟“数周”才能发布。
本田还表示根据零部件的供应情况,公司之后或许还会宣布缩减生产。
日系厂商缩减生产
美国汽车行业预测咨询公司LMC Automotive(位于密歇根州特洛伊)的高级副总裁Jeff Schuster说:“对于丰田和本田来说,两家制造商的风险在于生产受阻越久,缺货的时间久越久,他们恢复起来就越困难,也越费时。即使他们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但恢复生产之后也需要采取更多的促销手段来赢回买主。”
IHS的分析师Jessada Thongpak在周四发布的一篇报告中谈到,自10月6日以来,本田在泰国大城府洛加纳工业园区内的两家工厂就被淹没。Thongpak 在报告中称,“这两家工厂可能到2012年末才能重建”。而丰田和本田都依赖泰国工厂供应部分电子元件以及塑料和橡胶零部件。
据悉,今年生产缩减已经造成丰田美国10月的销量下降8.8%,本田下降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