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资质提高主流自主品牌获益 自主车企海外市场尚难乐观
今年以来,在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备感时日艰难之时,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向外界表示,明年或将通过政策调整来规范我国的汽车出口秩序。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政策调整势必将会有很多企业因无法满足新政的要求而丧失出口资质。这对寄希望于以出口改变销售困局的自主品牌企业而言,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甚至将引发汽车行业的一次大洗牌。
自主车企海外市场尚难乐观
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汽车近几年在出口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吉利汽车就已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建立了CKD生产线,截至今年上半年,吉利出口近1.34万辆,同比增长115%;长城汽车也在俄罗斯、伊朗、埃及、塞内加尔、菲律宾等国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了KD组装厂,目前其海外KD组装厂已达到12家。今年7月,奇瑞独资建设的巴西工厂也正式开工……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真的如此让人乐观吗?我们产品的口碑如何?在海外市场的话语权有多高?就在我们自满于销量数据大幅增长的同时,一个鲜被提及的事实是: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背景下,汽车出口量占汽车产量的比例却居于全球最末位。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良的一番话或许能给自主车企的海外拓展有所启示,他表示,自主品牌应并采用稳健扎实、循序渐进的步步为营战略战术,用专业的营销队伍深入市场,留下良好的口碑后,再占领一个市场。
主流自主品牌将从中获益
近年来,随着自主汽车品牌实力的提升,其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一路攀升。一些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车企开始纷纷把目光瞄向海外市场,出口销量逐年走高。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虽然汽车企业出口环比有所回落,但同比增长近四成。今年1~10月,汽车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24.93万辆,而同期国产汽车整体增长46.25万辆,出口增量占整体的比重达54%。
汽车出口资质的提高真的会影响到自主品牌车企的海外市场销售吗?非也!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具有汽车出口许可证的整车生产企业多达370余家,在这些出口企业当中,每年出口量只有不到50辆、每年出口金额只有不到50万美元的企业,差不多占据一半的比例。笔者认为,调高汽车出口资质门槛只会使一些小车企丧失机会,对一些有实力的自主车企来说,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汽车出口秩序的规范,正好可以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从某种角度来说,反而是对主流自主品牌车企的一种保护。
门槛提高有利长远发展
由此可见,汽车出口资质的调高短期内可能会使一部分自主车企丧失海外的市场空间,但从长远来看,这种高瞻远瞩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只有进一步提高门槛,才能促使自主品牌车企练好内功,加强自主研发的实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自主品牌目前在国内的美誉度尚且还不能完全令人信服,想必老外也不是这么好糊弄的。或许现在不少老外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是因为价格便宜,真正到了哪天自主品牌汽车的品质足以让人有口皆碑的时候,那才是中国车企体现价值的时候。
如今,国内几百家整车企业并存,且良莠不齐,不仅形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产能浪费,而且不利于中国汽车业的做大做强。无怪乎有专家表示,提高出口资质可以加快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过程,优化出口主体。笔者认为,为了使自主车企在此次出口资质提高中获得长远发展,有关部门应该探讨的是设立具体合理的实施标准,从而更好地保护主流车企的利益,更好地促进行业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