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汽车市场对外开放,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一个重大转折阶段。2001年,国产汽车产销只有200多万辆,到2010年达到1800万辆,10年翻了三番多,更创造了年均增长24.2%的奇迹,中国无可争议的成为汽车产销大国。回望过去的十年,中国汽车业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展望未来的十年,中国汽车业将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关于入世,丰田中国董长征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接受了搜狐汽车的专访。
丰田中国董长征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 |
主持人:入世以后,随着汽车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大批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合资先后进入中国。丰田汽车作为早期进入中国,并取得较大成功的跨国公司,您如何评价过去十年,丰田以及丰田合资合作对中国汽车产业的促进作用?(产品、技术等)
董长征:丰田积极参与在中国的整车、发动机及汽车配套设施的相关事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分别与第一汽车集团和广汽集团合作,在天津、广州、成都、长春合资建立了6个整车工厂和4个发动机工厂,推出了15款深受中国用户喜爱的车型。
2005年底,丰田在中国长春实现了混合动力车型PRIUS普锐斯的国产,这是在日本海外的首次生产。
特别是在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分别设有针对整车的研发中心,今后在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后,形成中国研发的三驾马车,在对混合动力技术等新能源技术以及相关基础技术的研发中,促进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培养中国技术人员,制造出真正由中国技术人员设计的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车。
值得一提的是,TMEC为了能够对中国汽车产业整体,特别是环境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还将设立技术交流区,其核心是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的“节能车和新能源车技术中心”。在这里,将广泛地与合资公司的研发中心、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等开展环境技术方面的交流。
主持人:去年,新赛欧的出口,开启了中国合资企业生产的国际品牌产品的出口之路。您怎么看待合资出口,在下一个十年,它对中国汽车产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董长征: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合资出口被认为是一个趋势,在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发动机等产品也在出口日本。
今后的发展,会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作为丰田来讲,目前最重要的是,在中国的生产要以“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为中心,不断推进本地化等相关工作,来加强在中国发展的基础。
主持人:您觉得在未来十年,目前这种合资合作的形式是否会发生变化?比如说在股比和话语权以及合作方式等方面。
董长征:总体上讲,是取决于国家政策,以及合资双方的意见。
丰田一直遵守政府的相关政策在中国开展事业,与两个合作伙伴也保持了良好的合作,达到了双赢的结果。今后,我们都会一如既往的在政府的指导下,与合作伙伴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合适的对应。
我们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伙伴的初衷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和谐发展。
主持人:十年来,许多企业始终在加强本地化生产,您认为,本地化生产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有什么样的意义?丰田在这方面的收益以及贡献?
董长征: 丰田自创业以来就以“通过汽车创造富裕社会”为基本理念,积极参与在中国的整车、发动机及汽车配套设施的相关事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分别与第一汽车集团和广汽集团合作,在天津、广州、成都、长春合资建立了6个整车工厂和4个发动机工厂,推出了15款深受中国用户喜爱的车型。
随着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的开工,对混合动力技术等新能源技术以及相关材料、发动机适应性业务等基础技术的进行研发,还将设立“节能车和新能源车技术中心”,广泛地与合资公司的研发中心、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等开展环境技术方面的交流。
此外,在两个合资公司中的研发中心也在本地化研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去年花冠EX的改型就是由天津一汽丰田的研发中心主导完成的,今后这个作用还将越来越显著。
总之,丰田希望与合作伙伴在整车生产、零部件、技术研发等各个方面切实推进相关工作,实现同中国汽车社会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