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甘肃正宁,校车与重型自卸车迎面相撞,21人死43人伤。28日,辽宁凤城,校车侧翻,35人伤。29日,河南濮阳,幼儿园校车与大货车碰撞,10人受伤。
校车安全一时成为心头之痛、社会焦点。事关祖国的花朵,政府也格外上心,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有关人士首先告知,今年以来,全国范围涉及学生事故同比下降21%,死亡人数下降了18%。继而“坦承”今年以来的校车事故,一共造成上百学生伤亡。如果我的数学勉强够用的话,仅仅上述三例事故造成的死伤人数,已经过百。话又说回来,现在还留在人们脑海中的校车事故,恐怕也就是这几起而已。
蛰伏了很久的智囊团重新活跃,有一种观点呼声颇高,认为应将整治校车安全的重心放在校车上。从校车制造,到采购管理,一整套的美式观念充斥他的脑海。而他们的观点核心是:“赋予校车最大特权,才能确保安全”。
我一直抱着最大的善意来理解专家观点,但我确实无法理出这样一个逻辑来:赋予校车特权,就能杜绝车祸?或者至少,减少车祸?
1978年,社会心理学家伯克维茨提出了著名了“武器效应”理论。大意就是,如果你的兜里揣着一把手枪,那你做出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因为武器赋予了你心理优越感,继而产生更加强烈更加不容侵犯的控制欲。简而言之一句话,特权永远只能制造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
中国的马路就是明确无误的实证。出租车仗着人多、泥头大货仗着个大、公权车仗着权势……这些“心理特权车”横行霸道、屡出奇招,事故率自然也是最高。当然,也有私家车左冲右突见缝插针的,不是觉得自己车子多牛,就是开着小四轮,一副谁撞谁吃亏的架势。
事实上,多数的校车事故中,有相当大部分应该由校车负全责或主要责任。正宁事故中,校车在大雾中逆行超速超载;凤阳事故中,地面湿滑操作不当;濮阳事故原因暂时不明。
巧合的是,这些事故,多数都是和现在的“心理特权车”发生剐蹭。如果让校车荣升为真真切切的特权车,以现有这些驾驶员的心态和素质,恐怕真的能开出个特权车的架势来。到时候,事故率是增是减,可就难说了。
真正应该负起责任来的,是我们自己。我一直搞不懂,那最后一个将孩子送上校车的家长,当你看到一辆核载9人的面包车中,已经满满当当塞了63个人时,你怎么会放心将自己的孩子拱手奉上?
马斯洛曾经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寻求高层次的满足。其中,安全需求,仅次于生理需求位于第二位。可是,我们的家长却狠狠地扇了马斯洛一耳光。他们在帮孩子挑选学校时,最在意的是升学率、平均分、上榜率、校园漂亮与否、宿舍是不是有空调。又有多少家长,了解过学校的防雷击装置、消防演练、校车营运?
如果你连用脚投票的权利都放弃了,那其他办法,都只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