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 Anders Wikner 1940年出生,2004年从斯堪尼亚退休,在斯堪尼亚服务41年,斯堪尼亚第一批卡车进口中国项目负责人。 |
故事的开始要追溯到1965年,当时中国林业部(现为国家林业局)购入了大量国外的卡车车型,以用于评估哪种车型最适合中国林业严酷的工作环境。这些车辆冬季驰骋在积雪覆盖的道路上,将巨型木材从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的原始森林中运出。其中部分车辆还被广泛用于四川、云南和福建等地的林区。
1968年,中国开始大批量采购斯堪尼亚卡车并在坦赞铁路工程中投入使用,同时还有一些车辆被用于在阿尔巴尼亚开展的其他援建项目中,这为中国的汽车专家们评估斯堪尼亚提供了更多机会。
作为一名年轻的服务工程师,Carl Anders Wikner于1969年被派驻韩国。此时,当地已有约400辆斯堪尼亚车辆投入运营。但仅仅一年后,他就被调往香港,负责斯堪尼亚在东亚地区的销售。之后,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度过,这个令他情系一生,并结下深厚情谊的地方。
事实上,在香港工作数年后,Carl Anders已接受聘请,将前往澳大利亚的萨博(Saab)任职。然而,就在他准备动身前夕,却意外的收到了一封从北京二里沟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Machimpex)发出的询价信。而这家公司当时正是从事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官方外贸公司之一。
Carl Anders 立刻意识到了这份询价具有的重要分量,凭借他以往的经验,这封给出具体数量的询价信意味着中国方面极有可能已决定购买斯堪尼亚的卡车。最终,他说服了上司让他继续留在斯堪尼亚,并启程赶赴中国参加贸易谈判。这一年是1972年。
此次谈判在北京二里沟谈判大楼拉开了序幕,前后持续了整整两周的时间。在此期间,Carl Anders 及其谈判团队下榻于主要用来接待在京苏联专家的海淀区友谊宾馆。中国方面则派出了Pan Tinqian先生和Li Aiwen女士来主持此次谈判,整个谈判过程相当的艰难。时至今日,Carl Anders 在提及他们时仍满怀敬意,一直保留着那份非常美好的回忆。
在当年的谈判中,也曾出现过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虽然中国林业部经过评估已决定拨款让Machimpex购入斯堪尼亚的LT110 6X4车型,但是,自1975年起,斯堪尼亚已将该型号升级为LT111 6X4。最终,斯堪尼亚通过将这批卡车上的所有标识从111更换为110妥善的解决了这个小问题!!这个结果令所有相关方都感到十分满意。
后来,Machimpex一次性从斯堪尼亚订购了500辆卡车。彼时正值石油危机爆发,这一巨额订单使斯堪尼亚避免了裁员的厄运,得以安然度过这次的经济危机。
在这批车辆交付后,Carl Anders曾多次来到中国北部,为各地林业局开展技术培训。有一次,他与他的私人厨师共乘一节专用列车车厢前往黑龙江北部的一个小城,当他到达那个现已记不起名字的地方时,一大群人早已等在火车站热烈欢迎他的到来。
他很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踏足这块土地的外国人。随后,他们被安排一起住进了一间粉刷一新的套房。直至现在,他依然记得抵达那个小城的当晚,热情好客的人们奉上的热气腾腾的羊奶和美味的松糕。他还清晰的记得,由于正值隆冬时节,天气出奇地寒冷。
在此次特别的技术培训中,首先是对整车进行逐一拆解,然后再将其重新组装到一起。
这些车辆的表现都十分出色,几乎没有收到过任何投诉。由于当时的部件供应确实存在问题,因此大量的关键部件就开始由各林业局自行在本地进行生产。
在派驻香港的六年间,Carl Anders总共有18个月的时间是在中国大陆度过的。1976年,就在“四人帮”倒台的那一天,他正好身处北京,亲眼见证了人们为庆祝粉碎“四人帮”举行的狂欢活动。
1976年后,Carl Anders回到了瑞典,在剩下的职业生涯中,他一直致力于中东地区的业务。然而正如他在接受采访期间向笔者诉说的那样,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中国。
几年前,Carl Anders退出了工作岗位,但他仍会时常回想起1970到1976年间自己在中国度过的那段美好的时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