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搜狐汽车首席评论员
每到岁末年初,各媒体都会评选十大新闻,今年也不例外。各媒体评选的汽车业十大新闻内容不尽相同,但是有几件新闻是关注度比较高的,比如“中国车市增速放缓,自主面临较大压力”、“北京治堵新政正式施行,车辆上牌需通过摇号”、“入世十年看汽车工业巨变”、“大地震重创日本汽车企业”等等。这几件事确实对行业有重大影响。
行业政策的变化受到高度关注,比如“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这个新闻似乎应该是2010年的)、“北京限购”、“节能补贴标准提高”、“公务车采购新规”、“校车安全”、“召开三包听证会”、“温总理表态新能源车发展方向及目标不清晰”、“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难产”、“新车船税出台”、“购车加价欲征税”、“对美国进口车采取双反措施”等。
十大新闻中,涉及到政策的内容有一些是有开头尚未结尾,所以大家都等着下文,就像等者第二只靴子砸到地板上。
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遭遇“难产”,2012年新能源汽车到底向哪里开?
2009年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我国要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到2011年,25个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仅1万余辆,私人购买的仅1000余辆。巨大的落差下,财政部等四部委再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包括研究免除对新能源汽车摇号、限行、车牌拍卖等限制措施。
2011年“两会”期间有官员曾表示,“《规划》已正式报至国务院,正等待国务院审批,不出意外,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公布。”
但是到了5月底,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中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是什么,现在重点发展的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是是不是最终产品,并不十分明确。混合动力车现在有了一些进展,但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电动车开发刚刚起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探索和跟踪外国技术阶段,主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发展新能源汽车下一步要集中解决哪些问题,包括技术路线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投入问题、政策支持问题,必须尽快明确下来。
各个部门之间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线问题,难以达成统一意见。一位参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的业内人士曾对记者表示,该规划之所以出台时间一再推迟,主要是规划涉及到了多个部委,还需要做大量协调工作。其实不过是各个利益集团的博弈尚未找到平衡点。
然而,即使《规划》按时出台,新能源汽车行业本身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现阶段电动车推广仍面临着很大的障碍:一是配套设施落后,二是销售价格过高,三是产品不成熟,比亚迪面向私人推出的第一款车E6价格为36.98万元,即使国家和地方补贴12万元,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也接近25万元,这样的价位已经可以买到凯美瑞、雅阁这样的中级车或RAV4。现有的电动客车在技术上仍旧存在一些问题:电池寿命不稳定、系统可靠性差、混合动力节油率低。
二、汽车“三包”听证了,会不会再次被忽悠?
2004年,汽车三包办法就对外征集过意见,但是6年来犹如石沉大海,渺无音信,好像是已经嗝儿屁了。
然而2011年这个办法似乎又还魂。10月26日下午,国家质检总局举行了“汽车三包”规定立法听证会,尽管会前很多人曾猜测,听证会将出现激烈辩论,然而听证会在平和的气氛中结束。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在听证会上表示,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汽车企业对家用汽车三包表示赞成和支持,汽车三包出台条件已经基本成熟,质检总局正在加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国家标准、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但是年底前质监总局好像忙地沟油的事,汽车三包的事没了下文。
如果3.15没有宣布,今年就可能又没信了。
三、中国的学生肯定坐不上美国那样的校车。
年底全国人打常委会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向常委会作的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发改委会同教育部、财政部、工信部、公安部等12部门共同研究了工作方案,研究提出建立校车制度的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基本原则和政策框架。目前成立了4个研究小组,从校车的生产、校车的配置、校车的运营和校车的安全管理四个方面,对15个主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包括研究完善校车标准,制定鼓励企业生产校车的政策,合理配置校车资源,多渠道筹集校车资金,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的办法,校车运营线路设计以及支持校车服务的优惠政策等等。
朱之鑫认为,由于中国发展不平衡特征非常明显,地区之间不仅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学校布局,包括财力方面的差距也非常大。建立校车制度,不能脱离国情照搬别国的做法。不能搞一刀切,否则可能会脱离实际继续出现一些问题。
网络上传美国校车价格7万-200万美元。据美国《校车车队》2011年版,2010年AB两种型号校车在北美地区销售量为7101辆,和校车销售总量的31194辆相比,不到四分之一,所以将校车的平均价格估计为10万美元左右。
2007至2008学年,美国有2522万公立中小学学生乘坐校车,占总数的54.6%。按照美国校车理事会的估计,校车数量为48万辆。为了节省校车开支,通常都是把小学、初中和高中上学和放学的时间错开,一般相差45分钟到1小时,这样至少减少了一半以上的校车需要量。否则的话,2522万学生要超过100万辆校车来接送。
48万辆校车,按每辆10万美元计算,需要480亿美元,美国公立中小学校车的运营费用为215.36亿美元。
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为1956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4%。2009年在校学生大学2686万人,中学1.01亿人,小学1.01亿人,幼儿园2567.81万人,教职员工1697万人,共计2.72亿人,平均一人7192元。美国政府平均每年要为一个学生支付520美元的校车费,相当于3380元人民币。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近日一次会议上谈到校车问题,经过教育部门测算,全国中小学如果要全部解决校车问题,按照义务教育1.5亿名在校生的规模计算,全国所有中小学生都配备上校车,则需要150万辆校车,加上维护费用,需要财政4600亿元的投入。这个计算应该是按30万元一辆价格,比美国校车最低一档的价格还要低一半。30万元的价格能否达到美国校车的安全标准(人家还有防弹玻璃呢)很难说,至于200万美元一辆的校车,这辈子就不要想了吧。
四、公务车采购新规是否是自主品牌的福音?
11月18日,工信部启动了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的制订工作。根据最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一般公务用车采购标准将由目前2.0排量、25万元内的标准下调至1.8排量、18万元以内。许多媒体认为,此次公务车采购新规的出台,将会对目前市场上2.0排量以上,价格超过18万元的一般公务车型产生极大冲击,尤其是合资品牌的B级车,面临几乎全部出局的尴尬;而对于自主品牌(含合资自主品牌)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在新政中,对采购车辆的汽车生产企业要求有三条要求,其中一条是具备持续的整车技术研发和产品改进能力,设有产品研发机构,近两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3%。乘联会秘书长饶达先生表示,“严格看来,目前合资企业都达不到细则规定的这个申报目录企业的条件”。以重视技术研发投入的某合资企业为例,其2010年的营业额在一两千亿元的规模,按照3%比例计算,研发投入要高达30亿至60亿元,显然是达不到的。“5%是自主品牌企业中投入研发中比较正常的费用,因此自主品牌企业基本都符合这一要求。”据此,有人认为“双18”新政是为政府公车采购转向自主品牌企业而“量身定做”的。
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而并没有加入《政府采购协议》。2007年,中国第一次提交了加入该协议申请书,但被包括美国在内的五个成员国家拒绝,因为未将次级中央体,也就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纳入采购实体名录。今年6月,我国提交了一份包含地方实体在内的第三次出价清单,并表示将来力争将中央部委和央企也逐步纳入《政府采购协定》的范围内。
《政府采购协议》指出:认识到有关政府采购的各种措施的制定、采用或实施不应对国内供应商、货物、服务提供保护,或对国外供应商、产品、服务造成歧视;
认识到政府采购透明度和以公正透明的方式实施采购的重要性,避免利害冲突和腐败行为的重要性,遵守适用的国际文书,如《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对于本协议涵盖的政府采购的所有措施, 各缔约方包括其采购机构,应立即无条件地对其他缔约方和其供应商的货物和服务提供不低于本国,包括本国采购机构的待遇。
各缔约方不应对适用本协议的政府采购在采购从其他缔约方进口的货物或服务时,采取有别于在交易时从同一缔约方进口相同货物或服务适用的一般贸易的原产地规则。
饶达先生还曾指出:关于国家扶持的问题,国家政策要对所有的国内企业有同样的“公民待遇”,不管是外资还是内资。同等的公民待遇并不是说不能向自主品牌略倾斜一点,这种倾斜也要从总体是平等的前提下出发。
五、石油定价机制能不能也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2009年公布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和以前相比,调价周期缩短了,但并没有解决调价滞后和定价机制透明之间的矛盾。有的专家分析:由于国内成品油价随着国际油价变动而变动,而且变化幅度达到4%才进行调整,当国际油价下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预期下调,此时为了降低损失,就存在一个清库存的过程;反之,当国际油价上涨时,国内成品油价格预期上调,市场将会通过囤油获取无风险收益。因此,当国际油价出现剧烈波动时,很容易人为造成成品油供应领域的非正常波动,进而加剧供需失衡。
其次,两桶油垄断的问题难以解决。在国际成品油价格上涨较快的时候,即使油源很充足,石油巨头也不愿意向民营加油站供油,因为批发价要比零售价便宜300-400元。因此就出现许多中间公司,他们能拿到大批量的成品油,但这些公司往往没有加油站。
发改委价格司人士曾经喊冤叫屈,“人们说我们在维护两大石油集团的利益,说发改委是和他们穿一条裤子,这实在太冤枉。实际上,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制定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定价公式采用的是22天一个价格调整周期,通过复杂的计算,来决定成品油价格的变动。
曾经有研究机构的分析师向记者演示了该定价公式对原油价格的影响。经过该公式计算后,在原油价格下跌的第一时间,中国油价呈现的价格走势依旧是上行的,原因是该公式采用22天的计算周期,即使原油价格下跌,经计算后的中国油价依旧会上涨。此外,原油价格的暴涨暴跌,大幅波动,对最终计算后的成品油价格曲线影响非常有限。分析师评价到:“发改委制定政策的专家是非常聪明的。该套成品油价格定价机制公布后,油价涨多跌少。”
也有的分析师认为,国内的汽油和柴油市场不是市场化的市场,它是一个相对垄断的市场。在一个相对垄断的市场里,不可能采用公开、透明的定价模式。”
“本文为独家供给搜狐汽车刊载的原创文章,版权归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