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中国正日渐成为世界汽车大国,巨大的市场令众多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纷纷把未来的主战场转移到中国。然而回望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们的汽车业并非一帆风顺,有诸多烦恼困扰着我们,新能源汽车前途迷茫、汽车“三包”扑朔迷离、校车安全令人堪忧……就让我们一起回顾2011年那些尚未尘埃落定的事件,并持续关注它们的最新进展。
新能源规划何时出台
此前传闻将在7月份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2年》(下称《规划》)再度延期,千亿元政府资金补贴的说法也遭到了否认。温家宝总理曾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表示,中国在新兴产业的一些领域或产品,技术路线、发展方向还不十分清楚。例如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是什么,现在重点发展的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是不是最终产品,并不十分明确。他指出,混合动力车现在有了一些进展,但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电动车开发刚刚起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探索和跟踪外国技术阶段,主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发展新能源汽车下一步要集中解决哪些问题,包括技术路线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投入问题、政策支持问题,必须尽快明确下来。
除去官方政策犹抱琵琶半遮面,新能源车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天然气储备虽然丰富,加气站却寥寥无几,山西太原至今仍存在出租车加气难的问题;电动车虽然环保,电池存在安全隐患却令人望而却步;新能源产品售价过高也令许多人难以接受。
不过,新能源汽车的确是汽车业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期待它不断完善,逐渐成熟,更期待政府能出台一个明晰的规划,大力推广。
汽车“三包”亟待成形
2004年,相关部门就曾关于汽车“三包”具体实施办法面向全社会征求过意见,但随即就不了了之。2011年,汽车“三包”再度回到人们的视线,10月26日下午,国家质检总局举行了“汽车三包”规定立法听证会,我们似乎再次看到了汽车实行“三包”的希望。2012年1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二稿共9章49条。相比之前,此次意见稿将消费者权益扩大了,将生产商义务提到比销售商更显著位置。比如,如果是属于生产商的责任或其他经营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商、其他经营者进行追偿。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汽车是一件昂贵的商品,商家理应为自己的产品保质保量,才会让更多人放心地消费汽车。2012年汽车“三包”能否落实,我们拭目以待。
新四大合资项目恐生变
2011年12月29日,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下称《目录》),汽车整车制造条目从鼓励类中删除,同时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条目。这意味着,发改委将不再鼓励外商投资汽车整车制造,同时鼓励自主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受此影响,目前国内新一轮合资潮中的四大合资项目:东风雷诺、东风英菲尼迪、奇瑞斯巴鲁、奇瑞捷豹路虎合资项目的审批,有可能受到新的冲击。2012年已经到来,这四宗合资项目态势如何,尚不得而知。
校车安全标准征求意见
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一辆号牌为甘MA4975的运送幼儿的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与一辆重型自卸货车发生正面相撞,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43人受伤。这一惨案引起了社会对校车安全的极大关注。2011年11月27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就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四项校车安全新国标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新标准对校车车身结构、外观标示、装载质量等均作出明确规定,部分标准参照美国校车标准制定。
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们仍旧没有看到一套完善的校车安全标准。讽刺的是,甘肃校车事故以后,许多地方政府怕再出事、担责任,索性取消了校车,于是孩子们只好自己去上学。在一些偏远地区,有的孩子甚至需要翻山越岭,花费四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我们需要一辆安全可靠的校车护送孩子们平安抵达校园,我们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使校车尽快恢复运营。2012年,希望校车事件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石油定价是否能听听我们的声音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日前在出席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十二五规划”分论坛时表示,发改委正在研究推进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根据发改委向国内主要石油公司下发的有关征求意见稿,成品油调价间隔将从目前的一个月缩短至10天,并拟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
石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到什么程度才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石油定价机制能不能也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然而以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国内对石油的垄断,这似乎不太现实,引用一位分析师的观点,“在一个相对垄断的市场里,不可能采用公开、透明的定价模式。”
尽管不现实,我们却仍然想极力争取。
萨博破产命运未卜
瑞典南部维纳什堡地方法院2011年12月19日下午宣布批准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的破产申请,为这一拥有60多年历史瑞典著名汽车品牌的命运画上了句号。双庞收购萨博的故事似乎也终于有了一个结局。
萨博破产了,对于萨博家底的瓜分才刚刚开始。迄今为止,对破产萨博更感兴趣并且已经将这种兴趣付诸行动的至少有两家中国企业——庞青年掌控的青年汽车和李书福手下的沃尔沃。此外,后续的名单当中还可能出现已收购上一代萨博技术的北汽、与通用交情甚笃的上汽,甚至是其他中国车企。
萨博技术将被谁纳入囊中,萨博汽车又将以什么形式获得重生,一切还有待时间为我们逐一揭晓。
2011年已经成为历史,它留给我们一些没有答案的谜题,等待我们亲手解答。我们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使我们的国家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再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