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汽车下乡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自09年启动以来取得良好的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工的失业。但随着汽车下乡的不断深入,汽车数量高增长带来的社会压力也是与日俱增。因此10年底汽车下乡补贴政策暂时停止。
同时我们也看到广义汽车市场仍有众多的低速汽车企业,产销数量仍在持续较快增长,为实现节能减排和调整产业结构,因此我们建议汽车下乡政策应该重新启动,并进行合理的调整,把微轿和中卡等车型纳入汽车下乡范畴,实现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增长和民生改善。
一、汽车下乡政策进退效果超过预期
自09年初的“汽车下乡”政策实施以来,微型客车、微型卡车和轻型卡车市场均超常规的大幅度增长,随后面临退出的严峻低迷。2010年微客、微卡和轻客这三种车型销量达到500万辆,较08年的255万辆净增长245万辆,年均增速达40%,这在全球金融危机笼罩下的中国经济和汽车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仅这一项英明的政策,使10年我国个人和家庭消费净支出增长约350亿元,占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1%。
但2011年的微车市场面对政策退出的严峻压力,11年微车和轻卡销量总体较10年下降60万台,下滑幅度达到9%。这样的汽车市场综测剧烈波动说明政策的威力较大,需要有效的引导使用,推动内需消费的可持续增长和民生改善。
二、汽车下乡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
1、汽车下乡实现强农惠农的政策主旨
汽车下乡政策,有助于拉动农村汽车消费,对促进农村交通工具更新换代,有效地改善农村运输落后局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将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同时,汽车下乡是对农民换购轻型载货车、微型客车和购买微型载货车、轻型载货车给予直接补贴,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最贫穷的阶层——农民。所以,汽车下乡政策也是反哺农业的重要工具,是国家用汽车工业销量增长带来的税收增加来反哺农业。对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作用巨大,也使农民通过汽车经营较大幅度的提高了收入。
2、促进农村物流方式改善
汽车下乡这一财政政策工具和运行机制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农村物流方式的改善,对促进农村交通工具更新换代、改善农村汽车消费结构,拉动农村汽车消费,有效地改善农村物流落后局面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农村汽车市场的拓展,也给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不仅市场规模剧增,而且使汽车产业发展途径、产品结构、产销网络、产业资本构成都发生重大变化。
3、推动节能减排
汽车下乡有效改变了农村的购车选择,相对节能环保的微客、微卡、轻卡产品成为农民购车的主流。政策对农民购车的选择性影响巨大,相对费油且排放标准低的低速汽车不再成为农民用车的主体,有政府补贴的汽车下乡产品得到农民的充分认可。08年的农村市场的低速汽车销量近200万辆,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而城乡的微型客车、轻型卡车与微型卡车的总量仅有255万辆,在农村市场不足百万辆。通过这两年的汽车下乡,预计今年汽车下乡产品的销量达到近300万辆,成为农村市场的主导。这对节能减排的促进效果明显。
4、推进县乡一体化进程
农村的生存和经营环境与城市截然不同, 汽车使农村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已经使目前农民的生产、生活、经商等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方圆一百里的活动范围95%能达到县城、大型集镇,使汽车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成为农民必不可少的生活、生产资料。
三、汽车下乡就是要用汽车替代农用车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土地承包,中国出现农机需求严重萎缩的情况,手扶拖拉机也主要是用于搞运输。很多农机厂关闭或改行,也有很多农机厂利用手扶拖拉机零部件开始生产农用车。实质上农用车不能耕田,主要是用于公路运输,安装一个皮带轮后,可利用其带动小型水泵或小型碾米机。随着农村的进步和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小型水泵和小型碾米机,绝大部分被大型高效率的设备代替,因此农用车从本世纪以来主要的是进行公路运输。由于农用车基本是参照运输拖拉机交各项税费,也有很多农民买了农用车不上牌,不缴任何税费,这样的车只要不进城,在很多地区基本上通行无阻。因此发展速度特别快,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产销量曾经大于汽车的产销量。从本世纪开始,农用车市场开始萎缩,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后,技术落后、速度低、故障多、油耗高、污染大、运输效率差的农用车已经赚不到钱。为了进一步开拓农用车市场,很多农用车企业公然违反国家政策,国家政策规定农用车最大载重量为1.5吨,有的企业生产载重达15吨的“农用车”,且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比汽车高两倍多。
由于农用车生产行业归口农业部门管,国家的汽车节能减排政策,农用车不执行,国家第一步是把农用车行业管理并入汽车序列,但是考虑到农民利益,农用车还是按农机享受优惠。而且农用车享受13%的增值税税率,相对汽车产品的成本价格优势明显。国家的产业指导目录中,农用车属于限制类产品。但是农民是中国的最大的、最贫困的阶层,不能把农用车立即变成废铜烂铁,也不能让有百万就业职工的农用车行业立即停产。随着农村消费者购买力和对车辆道路使用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农用车在整车技术、安全性能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不能与汽车享有同等的道路行驶权,低速货车(四轮农用车)终将不能满足农村消费者的需要而走向消亡,最终会被汽车所替代。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下乡政策是用汽车取代农用车,使汽车安全、节能减排的目标能得以实现,让农用车自生自灭的重要措施,因此报废农用车有较高的补贴。农民购买汽车又有财政补贴。这个政策只有坚持多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汽车下乡政策还有延续的必要,否则国家化的巨额资金将前功尽弃。
四、汽车下乡政策应考虑恢复
1、汽车与社会的矛盾
前两年汽车市场高增长超越了城市道路与环境的承受能力,未来必然引发更严重的道路拥堵。这是所有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都遇到的两难问题,但是大家都没有采取抑制汽车市场发展的政策,因为这将大大减缓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汽车行业在加速经济发展、提高财政收入和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比任何行业都大。而下乡的汽车对城市道路拥堵产生的负面作用较小,重新启动汽车下乡政策,是加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思路。
2、保增长与调结构的矛盾
中国经济最大的泡沫就是房地产业,由于前期我国政府对消除房地产泡沫的政策力度过低,购买者对政府失去信心,房地产商顶风提价,才出现11年持续高压政策的状况。国家要防止房地产泡沫破裂,以免造成整个经济较长期的低迷,必然要维持房地产调控力度,这就会使2012年的国内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这一切都要求国民经济的另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汽车的市场恢复合理的增长速度,其中之一就是重新启动汽车下乡政策。
3、农民用车仍需鼓励
中国的农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过去和现在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改革开放以来的付出也很多,由于户籍制度和“剪刀差”仍存在,造成城乡差距不断的拉大,这种状态还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因此目前仍需要城市反哺农村,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速农民致富的速度。而汽车下乡就是利用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政府把收到税的一部分反哺农民,家电下乡政策到2013年结束,汽车下乡也应该延续到2013年。
五、汽车下乡长效机制建议
一、新农村建设应有效保障。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中西部迁移,农民有更多的机会就近转化为农民工,且农民工的工资逐步达到较高水平。而农业和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更加明显,如何有效保证农村生产生活的平稳运转,这就需要有效改善农村的吸引力,否则更多的青壮年劳力外迁,汽车下乡能有效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质量,对新农村建设较有利。
二、城乡对接,降低流通成本。
据初步统计,微客作为营运车辆的出租车在乡镇和旅游区正在兴起,其作用很类似20年前的中巴在中小城市兴起那样,他将对改变整个社会的客运交通状态,特别是对大的运输公司认为客源少的地区的客运状态起到革命性变革。另外,在乡镇或者小城市中农民用微型客车进城卖菜或赶集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加了农民收入,有些地区已经接近日本中小城市的“微客菜市场”的规模。随着CPI高涨,农村与城市对接的意义进一步体现,需要汽车下乡有效压缩中间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城市供应。
三、对汽车下乡政策长效化的建议
1、重新恢复汽车下乡的政策
近几年,城乡统筹、以工补农、以城促乡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宽松的条件,尤其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村村通公路”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物流状况,为拉动农村各种产业发展和加大市场消费提供了新的动力。特别是汽车下乡政策是中国汽车全面进入家庭的里程碑,随着中国最贫穷的阶层进入汽车消费,使中国汽车市场的三、四线地区的汽车市场迅速扩大,而这些地区是中国交通最不拥堵的地方,为加速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地区汽车市场发展,对国家道路建设的压力较轻,而物流的发展又可加速当地经济的发展。
另外由于中国的农村经营环境比城市差,汽车行业的售后服务在农村的网点不足,农民的资金也比城市职工少,因此11年汽车下乡政策取消后,农村汽车市场明显萎缩,以至于中国的汽车市场都出现比2008年还低的增速,这不但是对农民致富、农村发展的一个沉重打击,而且还是对汽车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沉重打击。
重新恢复汽车下乡政策,会使汽车下乡政策中市场增长最大的微型客车市场改变徘徊以致负增长的局面,因此也会使农民和汽车工业的利益双赢。因此尽量重新启动汽车下乡政策的延续性很有必要
2、针对农村运输实际,汽车下乡有必要纳入中卡
农村市场的交通运输工具较为复杂,尤其是随着拖拉机作为农机补贴的优势,而很多拖拉机是进行道路运输使用的。拉机分为两个类型:兼用型和运输型。兼用型拖拉机,是以田间作业为主,通过铰链连接牵引挂车可进行运输作业的拖拉机;运输型拖拉机是指货厢与底盘一体,不通过牵引挂车可进行运输作业的拖拉机。根据法律规定,兼用型拖拉机、运输型拖拉机的管理主体分别是农机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拖拉机属于兼用型还是运输型,目前是以它们的物理性质来分的,比如兼用型拖拉机是通过铰链连接牵引挂车的拖拉机,但很多地方有利用“可以用铰链连接牵引挂车”这一点投机取巧,本来是从事农田作业的,有的竟然在后面挂了很长的拖斗搞运输,甚至能拉几十吨货。这种经过改装的拖拉机已成了违规超载的货车,安全性和能耗均较大。而农村运输业需要大型化的车型以提高运输效率,中卡纳入汽车下乡的范畴较合理。
3、长效补贴力度适中且可持续。
考虑到假如今后政策持续的财政压力,我们建议对汽车下乡车型补贴幅度相对前期可以减小:比如微客下乡车从国家补贴10%降到5%,如果持续保证补贴的落实,这将持续保证农村市场繁荣。
总之我们认为,实现汽车下乡的长效机制是利国利民的重大政策选择。这首先对对稳定农村居民结构实现新农村建设有利;其次对改善农村物流和信息流实现农业可持续增长有利;而且对农村汽车市场的发展和销售维修网络的稳定建设和持续投入很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