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乘客都提出“烧气不该收燃油附加费”的质疑,那是不是出租司机“油改气”后的日子确实好过了?“油改气”后是不是就不该再继续收取燃油附加费了呢?目前关于烧气车仍然收取燃油附加费引发的司乘矛盾到底有多严重?带着这些问题,经济之声记者深入上海、厦门、哈尔滨、辽宁、青岛等多地,对出租车油改气后燃油附加费存废问题进行了调查。
哈尔滨市天鹅出租车公司司机陶师傅最近难得有了几天空闲,按照公司规定,他把旧车上交等新改的天然气双燃料出租车到位后再上道运营,虽然在家等新车的日子里暂时没有了收入,但他还是一脸兴奋的和记者盘算起了油改气之后能节省的油钱。
陶师傅:你要烧气,燃料一公里也就合个3毛左右钱,现在这个天气还不到4毛。油钱一天跑上200公里我得加150,上气不用,50、60块钱60、70块钱就够。跑同样的公里数一天能多挣60、70。
出租车司机乐了,那么乘客呢?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市民中基本没有人注意自己打的车究竟是烧油还是烧气,尤其在冬天的哈尔滨更不会为燃油附加费挨冻,多交这1块钱已然成为了一种习惯。
乘客:现在天这么冷谁还顾是不是烧油烧气为了这1块钱在外面冻半天谁也顾不上这些。
不过在听了记者的介绍之后,不少为“油改气”出租车多交了燃油附加费的乘客都认为这钱不该再收了。
乘客:不烧油就不应该再收燃油附加费,天然气本身就便宜,再收燃油附加费不合理呀,应该把烧天然气的汽车和烧油的汽车区别开。
听了乘客的质疑,开了13年出租车的陶师傅一脸苦笑地告诉记者,其实现在哈尔滨只有7、8家加气站,还大多分布在主城区之外,有的之针对本公司的车,不对外,排一个多小时是家常便饭,要是跑外县没有了加气站又得烧汽油。
陶师傅:跑到那儿排队排一个半小时队加气,我再跑回来,我跑道上这么多红绿灯,再塞车,一个小时不一定能到。不像加油站似的哪块都有,我到哪都可以加。
倒了一肚子苦水的陶师傅认为正因为加气站太少了,一箱天然气只够跑200公里,跑没了还得接着烧油去加气,所以“油改气”后继续收取燃油附加费目前在他看来还是合理的。
陶师傅:一时半会取消不了,因为加气站少。我从4点钟开始上班跑到12点,一箱气没了,我得加气去。到加油站再把气加上,还得拿油跟着。不像公交车,公交车人家是大气包,一背3、4个,人家跑一天都没有问题。
由于烧气的出租车同样也享受燃油补贴,再加上烧天然气的出租车每月扣除成本之后比汽油车要省1千块钱左右,所以,许多地方的出租车司机纷纷加入到“油改气”的行列。根据记者调查,有的地方是部分出租车“油改气”,但是有不少地方的出租车几乎全部改成了燃气出租车,但是几乎都不是政府行为,而是出租车公司的行为,甚至有的是出租车司机私自改装行为。所以,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就成为乘客更关注的话题。
乘客:我总感觉那个车后面背了一个煤气罐,这挺危险的,万一天冷路滑,这两个车撞上了,那个罐到底保险不保险啊?那个罐到底能不能承受这么大的冲击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