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汽-大众的"处子作",国产捷达首次"曝光"于1991年底的北京,以此为起点,凭借实惠的价格、实用的设计以及可靠的品质,他渐渐走进千家万户、遍布大街小巷。在这之后的20年时间里,经过三次大变脸和数次小改款,捷达始终稳居国内紧凑级轿车销售排行榜前列。2012年岁末,"白山黑水"再次见证了我们和全新捷达的初次邂逅,这既是一次"辞旧迎新"之旅,也是一次"温故知新"之旅。
行驶里程:354公里 百公里综合油耗:7.5升
长春,吉林省会,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中国知名汽车城,一汽-大众总部所在地,过去二十年国产捷达的主产地。正因为具备以上多重身份,于情于理,这里都是全新捷达白山黑水之旅起点的不二之选。一大早,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我们来到一汽-大众206大门前,迎接我们的是四十多辆精神抖擞、整装待发的全新捷达。
在镌刻着"建设现代化轿车基地"(1993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一汽建厂40周年题词)的纪念碑以及"130万,我们实现了!"巨幅广告牌(庆祝一汽-大众年产整车突破130万辆)的壮丽背景前,我与全新捷达四目相对,好一副既陌生又熟悉的面容。陌生是跟他的前辈们相比,曾经的保守、呆板变成了如今的时尚、犀利。不说,谁猜得出这是捷达?熟悉是比对如今他的一票同门"手足",名符其实的大众脸,融入了大众"水平"基因。不说,谁猜得出这是捷达?特别是以同门师兄新宝来作为参照物,大灯、线条走向都如出一辙,雾灯、进气格栅这样的细节竟承担起了提高车辆辨识度的重担。
驾车驶离206号门,旅程正式开始。驶上长春绕城高速,心中怀揣着一个未解疑问:今年正值一汽建厂50周年华诞,可以预期年产量将会再创新高。即将在成都基地与新速腾共线生产的全新捷达,能做出多大的贡献? 20万辆是必须完成的任务,30万辆有没有可能?品牌力毋庸置疑,关键就看产品力了。
长春到哈尔滨几乎全程高速,十几辆新捷达组成的车队沿G1京哈高速一路前行,车速控制在90-120公里/小时范围内。路好车稀,正好充分利用捷达新增的定速巡航功能。对于刚刚在中国2013年度车型评选中深度评测过新速腾和新朗逸、又陪新桑塔纳走过"传奇之旅"的我来说,坐在新捷达的真皮驾驶座上,眼前的景象让我错乱:双环仪表、三辐多功能方向盘、中控台控制区都是家族式的。感谢内饰设计师"手下留情",环抱车门及仪表台一周的印花金属饰板和四个圆形空调出风口让我有了些许新车首试的感觉。
经过四个多小时碾过350公里路,车队一行驶入冰城哈尔滨的时候天已擦黑,由于恰逢圣诞前夜,地道的俄餐、冰雪大世界绚丽的美景,为第一天的旅程画下完美句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