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2011-2013)销售一百万辆”,近日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先生向媒体公布的一汽奥迪的销售目标。
与2010年,奥迪品牌销量22.56万辆,同比增长43.5%相比,奥迪2011-2013年的销售目标显得非常谨慎,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薄石先生表示,奥迪之所以对未来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看到市场上有很多不利的因素,如通货膨胀、燃油上涨、及政策调整,如去年出台的北京限制购车政策等,因此,奥迪调低了未来增幅。尽管中国汽车发展面临诸多不力因素的影响,但薄石表示,中国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利好趋势足以弥补这些负面消息,不会影响整个车市向上的发展。
“全价值链本土化”助奥迪保持领先地位
奥迪进入中国以来,始终保持高速而稳健的增长, 2006年,文德恩在奥迪公司宣布“2015年奥迪品牌在华销量要达到20万辆”,今天奥迪提前五年完成销售目标。张晓军将奥迪取得的成绩归功于“本土化”,奥迪和一汽一开始就达成共识,就是以奥迪全球统一标准基础上的“全价值链本土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本土研发、本土采购、本土化生产和本土化营销四大环节的本土化,旨在实现奥迪、一汽、本土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乃至中国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共赢,这与竞争对手的中国战略有着很大的不同。正是在这样的共识之下,通过22年的发展磨合,逐步形成了以“全价值链本土化”为核心的一汽大众奥迪模式。
引进紧凑车型A1应对竞争
2010年,虽然奥迪在销售总量上依旧领先竞争对手奔驰、宝马,但是在增长速度上,竞争对手却超越了奥迪,2010年,奔驰在华销售14.76万辆,增长115%,宝马销售16.90万辆,增长87%,与奥迪43.5%的增速相比,均超过一倍以上,不仅拉近了与奥迪的距离,也撼动了奥迪的“老大哥”的地位。
在高档紧凑车领域,奥迪A3虽然完成销售计划,但对面竞争对手的促销优惠,让A3的销售过程非常困难。
为了应对竞争对手的快速追赶,2011年奥迪将向中国市场引进四款车型,分别分C级车A6L,D级车A8L,轿跑车A7,另外为了应对在高档紧凑车细分市场的竞争今年奥迪A1也将登录中国。
“产能”难以突破的瓶颈
2010年,购买奥迪车的消费者或许都有长时间等车或加价购车的经历,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薄石先生表示,产能对奥迪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也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产能问题是奥迪在中国市场特别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决胜的一个问题。薄石先生还表示,解决产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扩张产能不仅是产能的投入,特别还有人力的投入。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表示,奥迪在全球创下了史上最高销量记录,因此也经历了“成长的烦恼”,奥迪在全球都受到了产能的限制,中国市场也不例外,但是产能问题并非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需要两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