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原上海汽车技术中心设计总监马征鲲正式加盟长安汽车,出任长安汽车研究总院副院长,负责长安汽车全球造型设计工作,将着力组建实力更强的本土设计团队。这是又一位花落长安汽车的国内顶尖汽车人才。长安近几年在打造自主品牌时,不关门造车,而是海选全球顶尖技术人才,在国内汽车行业独树一帜。
设计专家花落长安
长期以来,业内有这样一个认识,认为自主品牌是以模仿为主,原创为辅。马征鲲等优秀人员的加盟,标志着长安的人才战略进入一个新时期,给长安自主品牌轿车向高端转型增加了底气。
马征鲲曾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发中心任创意设计师,曾分别在三菱和本田汽车北美设计中心工作。马征鲲的加盟意味着长安汽车的产品提升从内核技术延伸到了外形设计上,长安自主品牌轿车将以更成熟的姿态面世。
在长安未来10年发展的T138战略中,人才资源被确定为公司第一资源,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留平亲自参与顶尖人才的挖掘工作。在马征鲲加盟前,徐留平曾与他有过一次长谈。"从汽车造型到全球趋势再到汽车灵魂等,我们谈得很投机。"徐留平曾表示。
在全球主要汽车厂商中,设计部门均拥有较高的地位和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这决定了设计部门能争取更多的资源,平衡时间、成本和质量三大因素,有利于保证最终整体设计水平的提升。在徐留平的支持下,马征鲲使造型设计部门成为与工程和市场部门平级的单位,这与国际主流汽车企业的研发架构一致,是中国汽车设计行业在体制上的创举与突破,为长安自主品牌轿车的设计部门奠定了好基础。
此外,在之前的2010年11月,长安首个国外研发中心———意大利都灵研发中心吸引了德国宝马汽车的顶级造型专家,为长安造型融入造型设计的国际理念。这些研发中心将与国内研发中心一起,构筑长安汽车造型设计的24小时研发格局。
高端人才引领先进技术
提起长安2010年的人才战略,长安汽车还有一件事可圈可点。在2010年4月举办的2010北京国际车展上,6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长安汽车专家高调亮相吸引了众多眼光。赵会、庞剑、季方胜、许春铁、陈方、段志辉,每一位都是业界响当当的技术专家。这个梦幻技术组合的登场,成为长安汽车技术与品质最好的活招牌,也成为业内佳话。
要聚集这么多虎将,实属不易。为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长安汽车早就树立了"立足全球,为我所用"的用人理念。但是,去国外招人,难度要比国内招人大得多。高端人才不仅会考虑薪水因素,还很看重工作平台,比如车企是否具有专业化实验室等相关硬件设备等。2005年,长安第一次去底特律招人空手而回,只有几名华人工程师表示"可以回国看看"。
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加盟,长安汽车"逢山铺路,逢水架桥",为引进人才做了很多工作。2006年,长安在美国挖到了第一个人———碰撞技术专家赵会,如今他已是长安汽车研究总院副院长,其安全团队已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40人,2012年末有望达到120人,投资1.5亿元的汽车安全碰撞实验室也将在2011年启用。2008年,为从福特引进噪声技术专家庞剑,长安汽车耗资上亿元建立了长安汽车噪声振动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已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了满足想加盟中国车企,又不愿离开故土的外籍专家的需求,如条件允许,长安汽车就在当地建研发中心,意大利都灵、英国诺丁汉、日本横滨以及1月18日的美国底特律研发中心都因此而诞生。
没有后顾之忧后,长安汽车的高级人才都甩开膀子干自主,工作热情高涨,科技创新硕果累累。2010年,长安自主品牌轿车销量突破20万辆,长安汽车的人才战略功不可没。
人才源源不断
在顶级专家的示范效应下,优秀的高级人才纷纷而至。2010年,长安第六次到底特律开科研人才招聘会,约150名当地汽车精英慕名而来。截至目前,与长安签订合同的国外专家已超过80人,多数来自福特、通用、宝马、丰田等国际巨头。
随着众多人才加盟,长安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长安具备了五大整车研发能力(造型设计、工程化设计、仿真分析、样车试制、实验开发评价),NVH、碰撞安全等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长安汽车CAE分析、车身结构设计、精益生产、采购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2010年,长安汽车有6款自主品牌轿车上市,创下新车上市数量历史之最。这不仅预示着长安汽车正在全面提速,也集中展现了长安汽车的自主研发实力。"引进国外专家的先进技术带动了新品研发效率的提升,以前需要花5年才能研发出一款全新车型,现在长安只需要3年。"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王俊表示。
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长安汽车珍视人才的作风不会改变,将进一步加快吸收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步伐。此外,2011年~2013年,长安汽车母公司中国兵装集团将投资25亿元,在重庆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长安汽车兼容并蓄的人才战略,将让长安汽车快速在自主品牌轿车光荣榜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