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林堂最终还是选择了全身而退。
作为雷克萨斯在华业务的拓荒者,丰田中国副总经理曾林堂的离职备受外界瞩目。当然,还有他全面掌舵长达四年时间的雷克萨斯中国业务的未来走向。
实际上,自从两年前丰田总部派中岛健人空降到中国市场与曾林堂一同打理雷克萨斯在华业务时,雷克萨斯中国就已经进入了实际意义上的“后曾林堂”时代。由于新车销售和经销商网络等核心业务被分流,一度全面执掌经营大权的曾林堂,在最后两年里不得不“降格留用”。
让外界担忧的是,随曾林堂离去的,可能还有“雷克萨斯要在2015年做到中国第一的高档车品牌”的雄心壮志,以及由曾林堂一手打造起来的让德系豪车三强都感到汗颜的“雷克萨斯式”服务水准。其中,后者才是雷克萨斯在北美长期领军豪车阵营的核心武器。
离职背后
“每一任高管都有他独特的使命,对于曾林堂而言,他已经完成了将雷克萨斯带到中国并在此开疆拓土的使命,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一位长期关注丰田和雷克萨斯在华发展的业内人士直言,即便曾林堂继续选择留任,对个人职业生涯和雷克萨斯在华业务“提升空间也非常有限”。
曾林堂以负责雷克萨斯业务的丰田中国副总经理身份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两周前的上海车展首个媒体日上。当时他像以往一样代表雷克萨斯中国出场,为到场的媒体做新车讲解和最新中国战略的发布。孰料两天后,丰田官方即发布了曾将离任的消息。
事实上,曾林堂离开了丰田中国,但是却没有离开雷克萨斯。相关人士上周告诉记者,离职后的曾林堂将转型雷克萨斯经销商。据悉,曾林堂已经拿下雷克萨斯在深圳的一家新经销商的代理权。这家经销商已经获得丰田总部授权,并签订了代理意向书,新店最快将于明年开张营业。
“曾林堂先生自2005年1月进入丰田中国以来,为雷克萨斯品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据悉,今后,曾林堂先生将以另一种形式从事丰田、雷克萨斯的相关事业。”透过丰田官网上这则措辞考究的人事变动通告,业内人士很容易读出两点重要信息:第一,曾是个人提出辞呈的;第二,丰田并不完全认可曾在拓展雷克萨斯在华业务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事实上,曾林堂对于奠定雷克萨斯在华事业的基础可谓功不可没,但是丰田并没有像其他汽车企业那样,在为离职高管的贡献盖棺定论时加上‘突出’或‘重大’等关键词。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当今汽车界并不多见。”分析人士猜测,丰田“惜字如金”的做法,多少能折射出后者对曾离任时的复杂心态。
记者从丰田内部了解到的信息显示,实际上曾林堂早在数月之前便递交辞呈,只是因需要逐级上报审批才等到最近得以对外宣布。而从曾林堂离职丰田中国便“火速”转型雷克萨斯经销商的事实可以读出,无论是丰田总部还是曾本人,对于“分道扬镳”的结果可能早已了然于胸。
虽然早在2008年国内就有媒体爆出曾林堂即将“隐退江湖”的传闻,当时因经销商向商务部举报雷克萨斯存在向经销商过度“压库”,商务部机电办不得不暂停了雷克萨斯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申领。不过在业界观察人士看来,真正让曾萌生去意的,可能是丰田在两年前埋下的一颗人事“地雷”。
2009年7月,在丰田中国担任高级副总经理的中岛健仁接管了曾林堂手中的雷克萨斯新车销售和经销商网络两项核心业务,而在此之前,曾林堂已经将售后服务这块业务移交给了同样来自日本的饭田薰。同时,为了加强和日本总部的沟通,总部派出了一位日本的高级主查协助曾林堂做好日常运营工作。
几度调整下来,原来将雷克萨斯产品企划、市场、销售和售后等诸多业务“里里外外一把抓”的曾林堂,到最后只保留了市场推广与进口车两项与销售主业“无关痛痒”的非核心业务。在外界看来,这是曾林堂“全面掌舵”雷克萨斯中国四年来第一次被总部安插在身边的数位日方高管大幅度“分权”。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在蛋糕做大之前,大家都可能相安无事;但是一旦做大后,出于现实利益重新分配的考虑,围绕着权力的纷争便在所难免。”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日方之所以要动“削权”曾林堂的念头,与其长期坚持严格管控的经销商准入门槛,以至于不少门外投资者进入无门不无关系。
“虽然在工作上都是向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野崎松寿汇报,但是中岛健仁毕竟还是比曾林堂高了半级。”丰田中国内部人士在私下里向记者透露,被总部“削权”后的曾林堂由于只负责市场推广和进口车业务,受制于上述业务的关联性,曾在大多数时候并不具有以前所拥有的“独立决断”能力。
例如,虽然曾林堂分管市场推广业务,但是涉及一定额度的市场推广费用的审批上,曾仍必须逐级上报给野崎松寿并获得批复后才能执行。这样,在最近几年,很少会看到雷克萨斯有大手笔的市场公关活动。而进口车业务,则受海外工厂生产节拍的直接影响更大,根本无需更多现地的决策。
一时间,雷克萨斯中国业务由曾林堂统揽全局一下子进入了与多名日方高管“齐抓共管”的划区而治的局面。据悉,当时丰田中国一度出现了共有四位副总经理分管雷克萨斯品牌的混乱局面,除了曾林堂本人,还有执行副总经理野崎松寿,高级副总经理中岛健仁,以及副总经理中村雅彦。
迷失的中国战略
而在“后曾林堂”时代,雷克萨斯中国由清一色日方高管主导的治理结构已相对明晰。按照丰田中国发布的人事变更通告,高级副总经理中岛健仁将接管曾林堂此前负责的营销工作(即市场推广),而另一项进口车业务,据悉也已划归给执行副总经理野崎松寿接管。
“可以肯定的是,曾林堂的离去,对雷克萨斯现有的中国业务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否则,丰田不可能也不会放手让曾辞职的。”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不过,由于雷克萨斯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从来没有提出过定位明晰且瞄准长远的中国战略,一旦因网络扩张过快导致应有的服务水准下滑,就有可能使这个高档日系车品牌在中国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风险。
实际上,雷克萨斯提出的未来两年的激进扩张计划,正在加重外界对其品牌承受能力的担忧。为了达成2013年在华实现10万台的整车销售目标,雷克萨斯目前已在中国授权审批了103家经销商。目前,已建成开业的有66家经销商,其余的新增销售网点都将在2012年内建成。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要在现有基础上新增50%的经销商。在如此激进的扩展计划指导下,雷克萨斯的服务水准能否保证不缩水?而在此之前,雷克萨斯曾提出要在2015年达成中国销量第一的高档车品牌的宏伟目标。不过,随着曾林堂的黯然离去,这个由他亲自制定的“冠军计划”很可能折戟沉沙。
“在很多人看来,雷克萨斯就是一个闷声赚钱的进口汽车品牌,虽然定位上比肩奔驰、宝马和奥迪,但是单纯通过卖进口车赚钱的做法,实质上与富士重工旗下的斯巴鲁、克莱斯勒和JEEP等进口车品牌无异。”业内人士指出,从塑造独立豪华汽车品牌的角度而言,雷克萨斯不应该只是瞄着中国新富阶层的钱包。
由于过多的追求单车利润,以至于雷克萨斯力推的“大排量”战略,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竟与中国鼓励小排量车的政策趋势“背道而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了雷克萨斯在产品战略上缺乏前瞻性。
而在中国市场,雷克萨斯身上过于浓重的丰田色彩,已经遮盖了这个独立豪华汽车品牌的光芒。无论是在新车上市活动还在大型车展上公开亮相,雷克萨斯无时无刻不是与其母品牌丰田“捆绑”在一起出现,甚至在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时,雷克萨斯都必须带上丰田这个老大哥,而不是以其独立的品牌形象示人。
尚未触碰的“雷区”
曾林堂一度希望,通过复制雷克萨斯在北美的成功经验,可以将雷克萨斯打造成中国销量第一的高档车品牌。然而,在缺乏总部支持以及统一的中国战略指导下,这个雄心勃勃的中国计划只能止步于“构想”阶段。而随着奔驰、宝马和奥迪的持续发力,雷克萨斯实现赶超计划的可行性更显渺茫。
2010年,依靠国产产品的不断发力,宝马和奔驰的销量双双跨越10万辆大关,而奥迪在中国的销量更是达到了20多万辆。由于看好中国豪华车市场前景,以至于像捷豹路虎这样的小众豪华品牌,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合资国产项目。而去年在华年销量刚突破1万辆的英菲尼迪,也明确要在中国落地国产。
“在新形势面前,雷克萨斯所面临的抉择不是到底要不要国产的问题,而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尽快实现国产?而这个问题正是阻碍雷克萨斯落地国产的最大障碍。”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不尽快拿定国产战略,雷克萨斯可能不仅错失中国豪华车市场发展的“黄金季”,而且面临被竞争对手彻底边缘化风险。
2008年,中国市场已一跃成为雷克萨斯全球第二大市场。目前,雷克萨斯只在日本本土和北美设有生产基地。一旦启用中国工厂,就可尽快拉近与对手的差距。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雷克萨斯依附的丰田同时与一汽和广汽两大国有汽车集团合资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雷克萨斯国产项目的落地难度。“如果利益平衡不好,雷克萨斯国产就像引爆了又一颗地雷。”
另据接近丰田和雷克萨斯中国高层的知情人士透露,随着丰田在江苏常熟研发中心的启用,不排除丰田联手一汽和广汽,以共同参股的名义在江浙地区投资兴建一家专门生产雷克萨斯的新工厂,并以此作为雷克萨斯国产的突破口。“在新合资项目审批的政策口袋收紧之际,如此运作可以规避掉诸多审批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