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换技术”因此有变身为“市场换品牌”的趋势。
在工信部最新一批新车目录中突然蹦出来的“开利牌”纯电动轿车,迅速被外界解读为一汽-大众酝酿中的自主品牌。如果事实确实如此,这是一次最低调的合资自主品牌亮相了。此前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五菱和东风日产等,均郑重其事地发布自主品牌,“开利”则大有被自主品牌的味道。
不仅如此,“开利”是一款纯电动轿车,虽然已经登上新车目录,但拟于两三年后在华生产。从积极的方面说,大众没有重复本田、通用等从低端燃油轿车定位合资公司自有品牌的路线,开启了从新能源汽车建立新品牌的新模式。从另一个方面衡量“开利”作为合资公司自主品牌的策略性意义也同样明显,它能够满足“合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双层政策性要求,并且切入点是在尚为遥远的纯电动车市场。
在上个月的上海车展上,大众中国对于合资自主品牌,仍表示处在市场研究的阶段。德国大众前天则表示“开利电动车表明大众对推动其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创新所做出的承诺。”而“开利”作为一个新品牌的申报,肯定早就递交给主管部门。
在此前大众针对中国发布的电动车规划中,涉及捷达、高尔夫、宝来和朗逸等大众品牌车型,“开利”是否是一次最新的策略调整?这让大众的合资自主品牌计划显得更为扑朔迷离。
实际上,政府方面提出的“合资自主品牌”,目前和在华国际车企市场策略的接合点在于,它们可以借此推出经济型产品来抢占低端市场。只要推出了新品牌,自主的成分有多大,并没有准确的衡量标准。“市场换技术”因此有变身为“市场换品牌”的趋势。尽管中国的汽车品牌已居全球之首。
对于合资车企来说,自主品牌是战略还是策略,因此有根本性的分别。如果只是策略性地依赖外方技术推出低端产品和品牌,反而有扼杀技术创新的可能。
必须指出的是,从市场战略上看,一个有本土研发实力的合资公司,对于股东双方都会更有价值。市场已经在证实这一点。这个趋势正如,从前国际车企只向中国导入老产品,到最后需要同步导入最新车型。至于合资公司能不能发展出新品牌,那也将需要市场的催化,决非政策的硬要求能够达到。只是,有清晰产权制度的合资公司,或者比国有企业更容易培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