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实际上是一次新品牌的品牌营销
记得那是一次编辑部内部关于中国汽车市场细分化的讨论,当时本人曾经抛出这样的论调,“品牌”实际上涵盖了关于产品的一切,如果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品牌买单,哪怕是要比其他产品稍贵,那么“品牌”的价值就出来了。在产品性能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品牌”实际上是可以量化的,此处不做展开,仅把个人关于10万元以下紧凑型轿车的研究结果告知大家。合资品牌产品为什么比自主品牌贵,还能卖得出去呢?除了车辆本身性能出色之外,消费者愿意买单的点是,与合资品牌并生的产品可靠性、销售与售后服务等等,或者还有“面子”层面的问题。
在拥有了技术、品质和服务的先天优势之后,合资品牌如果想要“大卖”,如何拿捏好与传统自主品牌间的价格差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个人认为,10万元以下的市场上,这个价差“1.5万~2.5万元”为合理,而作为日系的主力,本田的品牌价值应该在这个区间的高位。如果有哪个合资品牌经过多方努力,直接抛弃了“1.5万~2.5万元”的价差,价格线与自主品牌直接重叠就可怕了。定位在A0级市场的新赛欧,它的热销便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
回到S1身上,源自本田技术平台的出身,打消了大家对于“合资自主”性能顾虑,事实上与思迪的渊源也算是一个很好的实证了。更为重要的是,S1拥有与雅阁一样的零部件采购体系、相同的生产规范,甚至是完全一样的销售服务网络和标准。结果会是怎样?消费者在消费“理念”产品的过程中所获得一切“软环境”,与本田产品线是完全一致的,所不同的就只有车头的“LOGO”。而这仅有的一点不同,就给了广汽本田进一步拉低售价的“正当理由”,再加上采用的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品平台,成本控制也要容易很多,突破“1.5万~2.5万元”的价差就很容易了。
总结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在理念S1身上,真正的竞争力还是要归功于“技术同步”、“品质同源”和“服务同网”的营销思路上。消费者只要对本田的品牌认可,那么就不必对“理念”有半点怀疑了,而这些都是传统自主品牌需要再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才能有所期盼的。本文成文在S1上市之前,尽管还不能知道S1究竟能不能比现款的飞度便宜“1.5万~2.5万元”,即便是比传统自主品牌稍贵,其在三、四线城市目标市场的竞争力也是足够强大的。
理念S1,有着合资品牌强大的技术与服务平台做后盾,直接杀入自主品牌的价格区间,竞争力自然不可小视。而该车强调基本实用性能的做法本也无可厚非,但还是要说的是该车减掉的配置确实稍多了,比如行李厢舱盖只能从车内打开、比如后排座椅不能放倒、比如没有后排的阅读灯等等。实际上,三四级城市的需求也是可以拉开层次的,用不同装备水平的策略拉开产品线未尝也是不错的选择,算是点滴的建议吧。
理念S1
长、宽、高 mm 4 420、1 690、1 495
轴距 mm 2 450
油箱容积 L 42
行李厢容积 L 510
驱动型式 前置前驱
发动机型式 直列四缸、VTEC
排量L 1.5
最大功率 kW(r/min) 77(5 800)
最大扭矩 N·m(r/min) 136(4 800)
变速器型式 5挡自动
燃料种类 93
转向系统型式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悬架(前/后) 麦弗逊式独立/扭力梁式半独立
轮胎型号 185/60 R15
制动装置型式(前/后) 盘式/鼓式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