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专题 > 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特别峰会 > 最新报道 |
【编者按】:2011年6月15日-19日,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与搜狐汽车共同举办的"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特别峰会"在成都举行。参会的汽车营销一线老总就中国汽车市场走势、区域市场发展、汽车社会发展路径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以下是重庆长安汽车国际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惟的精彩观点。同时王惟还是“中国汽车营销成就奖”获得者,以下图为搜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何毅为王惟授予中国汽车营销成就奖。【获奖理由】
汽车产业顺畅发展需要社会资源统筹
主持人:现在对于汽车产业与社会发展,有两种不同看法,一派观点认为汽车产业因为产生了很多交通问题、环境问题,主张抑制汽车产业的发展。另一派观点认为汽车产业链条很长,可以很大程度上拉动国民经济,带来就业,所以应该鼓励。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王惟:汽车产业现在中国最近开始有所反思,特别是前几年出现井喷以后,今年出现一定意义上的增长滞胀的情况。但是从消费需求来讲,刚性需求还是比较大,人们需求汽车的愿望,这种驱动力还在。现在最大的问题可能在部分城市出现了一些拥堵,还有能源消耗这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对其进行统筹,对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国外比较多的以一些区域进行分配,住宿、办公的地方更近,有更多的便利交通。比如我在韩国首尔,虽然有很大的汽车保有量,但是在街上并没有看到这么多车。所以解决之道一个是统筹,一个是提倡正确的用车理念,这样的话,我想这个问题还可以得到平衡。
主持人:有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它的城市格局已经形成了,在这些城市,使用这种方法才能缓解交通拥堵的现象?
王惟: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来讲,我觉得应该国家要对于工业进行关注和呵护,特别对于民族自主品牌,对这样的企业进行一些倾斜政策上的关心。
汽车产业链比较长,解决就业人口比较多,而且可以从全球产业链上思考,比如中国汽车产能过剩,但是在全球未必然,更多的中国汽车开始更多考虑走向全球,走向海外,这也是政府可以来统筹考量的。
但是目前走向海外,可能问题比较大在于中国的整个汽车标准跟海外不一致,我们在中国产业标准基础上,建立起零配件的产业链,但是要适应世界,还要升级,成本就会很高,这可能就是中国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
第二个大问题,中国的零部件产业链需要进一步去关注它,需要真正形成坚实的产业链支撑。可以由中国资本去参与世界汽车零配件产业,更多的在国际平台上展现风采和实力。
主持人:目前有一些观点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总体规模2015年会达到3500万、4000万以上这样的水平,您觉得这个数字是不是中国整个社会所能够承受的数字?
王惟:这个不好预测,第一个说到规模,我相信各工厂是滚动发展的,虽然它定的目标比较高,但是不一定真正这样子去投资,它还是需要进行产销匹配,大家制定比较高远的目标,我觉得方向是对的。
第二个,从消费的角度来讲,还是统筹的问题,如果统筹得好,或者普及了汽车消费新观念,这样应该对这个产业有很好的支持。毕竟这个产业影响到很多人的就业,关联到很多的产业。
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都有拥堵的阶段,以后通过规划,通过提高认识,提升文明用车等举措来达到一种平衡。这都是发展的一个提升阶段,未来中国汽车产业还是有比较好的前景。
传统汽车出口模式需要改变
主持人:传统观点认为,目前中国的汽车出口优势还是在低价位的产品。您认为这种状况何时能够改变?
王惟: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中国汽车如果是仅仅贸易来看,可能是一个简单的买卖过程,但是全球实际上对用简单贸易方式进行交易的模式已经开始排斥,各国会设立技术壁垒、关税壁垒,还有非关税壁垒等,各个国家还是希望有这样一些工业支撑。但是中国在海外更多的和一些国家建立"自贸协定",这是一些方向。还有在一些传统的自贸区投资建立工厂,辐射整个区域。汽车这一部分也可以去真正的做品牌,然后做世界一流的品牌,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主持人:这一方面,长安是怎么做的?
王惟:长安首先在研发上逐步与国际接轨,我们在五国九地设立了研发基地,在全国自主品牌中排名是靠前的,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地都有研发中心。第二步,更多的融入到国际汽车产业当中,逐步摸清这种规律,按照刚才谈到的思路,从产业链的角度,实际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几年的积累,最终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