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2011中国城市SUV趋势论坛 |
【编者按】2011年7月30日,2011"中国城市SUV趋势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以"创领 突破"为主题,通过对标杆企业及标志性产品的研究,从行业发展、企业发展、产品技术、营销服务等不同角度,找出城市SUV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下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杨建龙的发言全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杨建龙:从2009年到今年,中国汽车市场连下了两个台阶,今年汽车的产销增长超过10%都是一个很高的期望了。在汽车销售大幅度回落的同时,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同样回落的态势。
国务院发展中心产业部副部长杨建龙 |
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让中国的汽车市场出现回落,还是中国汽车市场回落形成了中国经济回落的原因?这之间是没有什么简单的因果关系的。有几个数据大家有必要关注一下,如果看国家统计局城镇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家会惊讶的发现,今天在城镇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平均有35%的居民支出是用来买车的,买油的支出在17%到20%。今天中国城镇的居民拿了一半以上的支出来买车和开车。我们做了一个测算,今年中国消费增长速度民意增速回落2到3个百分点,实际增速回落3到4个百分点,这里面有80%到90%的原因归结为汽车市场的回落。在中国的消费增长中,住和行的增长回落,消费增长一定回落。反过来,当经济增长回落,人们收入预期变化、各方面紧缩政策的时候,我们的汽车市场同样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从汽车到国民经济,他们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很难做出一个确定的因果,谁先谁后,谁主谁次的判断。但是他们两个的同步性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理解今天的汽车市场,预测和判断未来的汽车市场,就需要首先对整个国民经济未来的走势作出判断。
我非常同意林总对SUV市场的判断。我觉得从我们的研究结论来看,可以约等于我们对汽车市场的判断,也可以约等于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判断。下面是我对这个判断的几个理由。
中国是一个政策对经济运行态势影响非常直接和有力的一个国家。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多之而无不及。我们可以用房地产的限购作为汽车市场的一部分,可以把汽车市场的限购作为调整销售的一部分。这使得政策成为影响经济运行一个重要的先导因素。观察历史上我们能看到,从政策到经济运行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政策心态。第二,政策轨迹。第三,实体经济。在第一个变化阶段中,我们观察到的是很多专家、机构、舆论对经济生活中一些不理想的状况进行分析、批评,同时提出各种各样的改进的措施。比如说我们觉得经济有紧缩的趋势,我们就希望政策有扩张的愿望。比如说我们感觉到有过热的压力,我们希望政策能够收紧一些。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之为政策心态发生变化的阶段。这会使得我们的政策取向在企业、专家、机构、领导者达成越来越多的共识。由此,我们进入第二个阶段,实际的政策调整阶段。实际政策调整往往是一个延续到很长时间、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比如说从第一次加息到第六次加息蔓延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储备金率不断上调,这就是实际政策发生变化。实际政策变化必然会对实体的经济影响产生变化。这就是第三个经济增长轨迹变化阶段。我们的增长速度在回落,我们的物价也开始很高。描述这三个阶段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判断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帮助我们判断下一个阶段会是什么样的走势。
先看第一阶段,政策调整、政策心态的变化并不是根据实体的经济指标进行的。而是根据我们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做出的判断。我们预期经济有通胀、过热的压力。所以在没有出现之前,我们的心态,以及对这种不希望出现事情的防备心理和政策调整,就已经进入预热期和讨论期。我们的通货膨胀从去年到现在持续攀高。6月份的CPI出现了6.4的高位。如果把导致物价上涨的猪肉等等因素做一个分解,你会看到物价还会再创新高。我们预计在6.45到6.5的水平。在这个高位出现之后,从8月份开始,由于CPI跳水因素的影响,8、9、10、11、12,CPI将持续的回落。为什么我敢这么肯定?我们从7月份到12月份,翘尾因素将从4点多的水平回落到0的水平。今后几个月CPI翘尾因素从4回到0。如果经济增长要使CPI保持同样的增速,必须要把这4个百分点的回落填满。我们把目前物价影响中的主要物价因素做了各种极端的分析之后,我们看到即使这种情景发生,CPI从8到年底的回落已经成了一个确定的很难被改变的确实。原油到铁矿石到一些原材料的价格,它的峰值应该在今年7到8月份,8月份出现之后,7月份CPI的翘尾要从6个点回落到0的水平。同样,PPI在今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出现回落也是确定无疑的。目前研究宏观形势、关注物价的机构,对整个中国的通胀在三季度后期高位回落达成的广泛的共识。如果大家去预测经济增长的回落,这种回落也有它内在的必然性。
通胀一直是我们紧缩政策的前提,如果我们看到今后的两三个月之后,通胀见顶回落,紧缩政策存在的重要前提就开始发生变化。当然,物价还没有回落,还要创新高,但是我们看到的拐点,这个拐点的预期促使我们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机构开始对紧缩政策的节奏和力度进行更为广泛的讨论。我们觉得因为政策到经济生活有一段时间,所以我们不能等到紧缩明显出现之后再去调控。 我们有必要提前一段时间留下一个预备量。今天我们预期资本市场政策开始有放松趋势的根本原因,这个预期基本上从6月份开始形成,等7月份观察到6月份高点数据之后,受到一点动摇,但是很快恢复了政策放松预期的一个趋势性的判断。政策心态变化的第一阶段因此拉开了序幕。大家在看恢复报告里面,你注意从他们的话里面听趋势性的把握。这样政策心态的变化目前正在慢慢达成广泛的认同和一致,并开始影响到方方面面决策的考量。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