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J.D. Power 2011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CSI)研究报告的出炉。
在官方权威不断失去公信力的今天,曾经一度被奉为购车“宝典”的各大排名榜也在不断挑战着消费者的信任底线,J.D. Power CSI排名榜单也没能幸免。
据了解,在这份CSI调查榜单中有如广本实至名归者,也有其他企业通过某些“潜规则”以获取高分。根据本报记者调查,广汽本田车主对于其服务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而在某些上榜的企业经销商店里,记者暗访看到消费者诸多抱怨。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行业人士爆料称:“这都是经销商‘潜规则’惹的祸。”,所谓“潜规则”就是指以“送保养”等手段诱使消费者给自己的服务打高分。这样的状况无疑给J.D. Power蒙上了一层阴影。
硬伤仍存
J.D.Power的CSI研究,主要是评测车主在购车之后12-24个月期间对授权经销商服务部门所提供保养和维修服务的满意度。满分1000分,所得分数越高,消费者对车辆服的售后服务满意度越高。因为新车购买之后的12-24个月通常是车辆保修期的关键时段,该项服务满意度调查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厂商的售后服务水平。
分数易得,口碑难求。在上榜的企业及品牌中,并非个个名副其实。榜单发布的当日,已有不少业内外人士上微博“砸榜”, 表示排名令人难以信服,更有博友言辞激烈:“J.D.Power不幸也被同质化。再看各城市分数有何用?分数即等同于公关力度……”
记者也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得分高的品牌在售后服务方面仍旧存在程度不一的瑕疵,有的还是不止一点的硬伤。
上海一位高尔夫车主更换DSG的经历道出了大众用户的心声。买来一年的高尔夫在行驶7000公里后因“7速DSG 2挡抖动严重”而开始频繁出入4S店交涉,后来他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维权意识强的车主成立了DSG故障交流群,里面有着近500号“病友”每天循环、轮流、滚动不停地交流“病情”并组织维权。
相较而言,出现大问题4S店不太容易推脱,小毛病就更麻烦了。近期典型的案例包括:上海大众朗逸、明锐等车型的“漏雨门”事件以及东风标致408的“空调门”事件,使一些用户的耐心明显达到了底线。“要么厂家与4S店互相推诿,要么换了这个坏那个,”一位车主对记者抱怨,“有些小问题想在二级店凑合着解决得了,结果4S店说二级店技术不够,我这一个来回500多公里……”
合资品牌尚且如此,自主品牌进步再大,也难逃离问题所在。尽管对比近两年的CSI,在国际品牌与自主品牌的分值都有所提升的前提下,J.D.Power研究得出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之间差距扩大的结论,并归之于“服务质量”层面,但最终的论断却依旧如此“和谐”。
谁之过?
如此之多的不足,这样的排名是怎样出来的呢?一位业内资深人撰文表示:“不出所料,整体成绩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如果拿出连续几年的结果认真比对,再动脑思考一下成因,估计就乐不起来了。”
所谓成因,无非是业界一直质疑的“调查潜规则”一说。业内早有传闻,称企业为了应对J.D.Power调查,私下授权经销店以优惠券等方式来与消费者串“口供”,以求达高分。最近,网上开始流传一则隐去了企业名称的“串供”短消息,其奖励是2000元的“现金大礼包”。
实际上,有关J.D.Power排名的争议早已有之。不仅是CSI排名,受到争议和质疑的还有J.D. power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指数(SSI)排名、J.D.Power中国车辆可靠性(VDS)排名、J.D. power中国新车质量(IQS)排名等,不一而足。
几年前,J.D. Power发布《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时,一位业内人士评论:“5年来的报告没有什么长进。”到今天,普通人都能预测出其发布的报告走向,这的确太不正常。
业内有人批评道:“满意度调查在调查项目上存在着务虚不务实的现状,最常见的就是评选几个奖项,跟给三好学生发奖状差不多,完全属于中国式。”
无疑,进入中国市场的J.D. Power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中国特色的数据报告研究中。如果说几年前的报告是出于进入中国市场的温和性探路,消费者还可以接受,但随着一年比一年“软”的排名,已经到了让消费者忍无可忍的地步了。J.D. Power被同质化的声音越来越多,而中国的消费者关于排名去“中国特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