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路虎揽胜发展历程
1、第一代路虎揽胜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路虎决定开发一款车型,能兼具豪华轿车的操控表现、舒适的驾乘体验、优雅的外观、四驱越野性能SUV。
1970年6月,三门版路虎揽胜正式问世,外形经典,内饰实用。
在1972年推出了升级三门版揽胜。技术升级:包括从没在越野车上出现的ABS系统,电子牵引力控制等电子系统。并换装了全新的电子调节空气悬架。至此,揽胜被正式定位为路虎产品线的旗舰。
1981年,全新的五门版正式上市。1983年,路虎为揽胜更换了改进的5速手动变速箱和由克莱斯勒提供的3速自动变速箱。1985年,路虎揽胜开始使用德国ZF的4速自动变速箱。
1986年,路虎又为揽胜作了一次重要升级,其中包括更利于行人保护的水箱进气格栅,而老车型格栅的造型也由竖直改为横向。改款车型还使用了更先进的Lucas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替代了传统的化油器,使燃油经济性得到提升。此外,揽胜还提供了2.4L排量的VM系列柴油发动机供用户选择。
1989年,路虎揽胜的3.5L V8发动机被全新的4.0L V8发动机所取代。另外,路虎还为揽胜安装了防倾杆,解决了车身晃动的问题。
1992年,路虎又为揽胜更换了4.2L V8发动机,同时新款200TDi柴油发动机也应用到了揽胜身上。为了拥有更高的操控极限和舒适度,揽胜的高配车型还装备了空气悬挂。同年,路虎针对美国市场推出了长轴距版(2743mm)揽胜LSE系列,这款车的后排空间让一直以宽大为常的美国人都惊讶不已。
揽胜LSE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加装了日后成为揽胜技术标志的底盘升降系统,揽胜是第一个将这项技术应用到越野车上的车型。配合电控空气弹簧,揽胜的车身可以进行上下125mm范围内的高度调整。单是这项技术,就足以奠定揽胜在越野车技术领域的霸主地位。
2、第二代路虎揽胜
揽胜正式踏上了兼具公路行驶性能和越野多功能的奢华之旅。
1994年9月,第二代揽胜正式发布,采用了指挥官式的驾驶座椅、悬浮式车顶、更大面积的车窗与低腰线、叠合式发动机盖设计、独具特色的E柱、分离式尾门等创新设计。所有装备的功能和用料都是豪华车的标准。
揽胜大量采用胡桃木和真皮内饰彰显奢华风范,以期待吸引传统豪华轿车车主的目光。
新一代揽胜拥有高达500mm的涉水深度,改进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使新揽胜在道路表现上更加出众。不论是自适应空气悬架,还是诸如ABS等电子装备,路虎几乎把当时的成熟技术都用到了揽胜上。
1999年,揽胜更换了由博世提供的发动机管理系统,有效的提高了发动机的各项性能。电子牵引力控制系统也成为了标准配置,使得揽胜的动力性得到了提升。同时,作为一款豪华越野车,揽胜还配备了300瓦功率和12个扬声器的音响系统。
3、第三代路虎揽胜
2001年面世的第三代车型新车更大、更宽敞。另外,它还采用了十分抢眼的现代设计风格,包括别具特色的前大灯和尾灯,以及两侧的金属漆面电动通风口。
全新一代的揽胜车身与以往相比更显大气,豪华实木和真皮内饰,更是身份的象征。新车还采用TFT液晶屏代替了传统指针式仪表盘。仪表显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或安全要求做相应改变。第三代揽胜在豪华风范与公路行驶及越野性能方面,均树立了四驱领域的新标杆。
动力方面,来自宝马的4.4L V8发动机成为第三代揽胜的标配。2006年,路虎用同为4.4L排量的捷豹V8发动机代替前者,另外还提供了一款捷豹的4.2L机械增压发动机用于顶级车型。
2009年,路虎再次为揽胜换装发动机,使用动力更强的5.0L V8机械增压发动机。
新揽胜放弃了整体桥非独立悬架,全新的悬挂系统,采用空气弹簧,但周围无辅助,只用一个创新的连接系统来代替梁桥的作用,最大化越野铰接性能。为了提供更安全平稳的行驶风格和不俗的越野能力。
新一代揽胜配备了动态稳定控制系统、陡坡缓降、电子制动力分配和紧急制动辅助等电子设备,进一步提升了揽胜的驾乘品质和全地形能力。
揽胜还升级了更先进的安全辅助系统,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紧急制动辅助、盲点监控、大灯远光辅助、全方位车身影像系统等。
总结:路虎揽胜以其独有的魅力屹立在越野车市场40余年,作为重新定义豪华越野车概念的揽胜来说,它的真正功绩在于将卓越的越野能力与完美的舒适性相融合,让性能机器也能散发出高贵气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