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60明年进中国 2款国产车型正在上海研发
没有哪个汽车品牌比沃尔沃更迫切地要在中国生产轿车,因为无论是年初宣布的“2016年中国销量20万辆”,还是本月23日宣布的“2020年,取代传统德国三驾马车之一,跻身豪华车三强”,不国产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而现在国产的最新进展仍不能为外界道,沃尔沃汽车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沈晖表示,成都、大庆两个生产基地正在等待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沃尔沃汽车已向主管部门递交了所需要的申请材料,并在法律、产业政策许可范围内开始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一旦获批,马上开工。正在上海研发中心研发的两款车型也会随之投放到工厂。
姓“中”一年,沃尔沃连续季度盈利
8月份,是沃尔沃轿车归属吉利一周年的日子,在这一年中,沃尔沃轿车发布了5年规划,宣布将在2015年中国销量达到20万辆,豪华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0%。而沈辉告诉记者,其实10年的产品规划也有了,只是不能对外界讲。但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归属吉利的一年里,沃尔沃汽车的销量一直在增长,2010年,销量大增11.6%,达37.4万辆。2011年上半年沃尔沃轿车营业利润达12亿瑞典克朗。今年第二季度,沃尔沃全球新车销量达12.3万辆,同比增长27%,其中中国市场的贡献最大,同比增幅高达61%。
但这当然远远不能满足李书福收购沃尔沃汽车时的胃口,8月23日,沃尔沃在北京发布品牌战略规划,提出了2020年全球销量要达80万辆,并取代奔驰、宝马、奥迪中的任何一方,跻身豪华车三强。
以人为尊 沃尔沃先放低身段
在国产工厂尚不能马上投产时,中国销量又因产能紧张上半年只完成了6万辆目标的35%,为了完成沃尔沃5年以及10年的目标,沃尔沃决定先从品牌形象入手,在目标消费者当中树立一个亲民的形象。8月23日,沃尔沃汽车发布了“以人为尊”的品牌宗旨,强调沃尔沃的设计、工程、采购、制造、销售及服务的每个环节都将贯彻这个宗旨,每个环节都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技术或机器为中心。
这一招从情感上拉近了沃尔沃与消费者的距离,豪华车品牌不再高高在上,相信很多消费者都很期待以自己为中心设计的车型到底什么样。
2款国产车正在上海研发
明晰了品牌形象后,沃尔沃汽车将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加强产品竞争力方面。为了贴近目标市场而成立的上海研发中心已与瑞典研发中心完全接轨,资源完全共享。沈辉颇为骄傲地告诉记者,因为我们不是合资公司,不存在核心技术外泄的问题,因此海外和中国的研发中心之间没有技术壁垒,上海的研发人员要什么,瑞典的研发人员都会毫无保留地给予。
而上海研发中心在未来也将承担更多的任务,除了2款准备国产的车型的研发,也将在沃尔沃下一代车型、混合动力车型以及小型发动机的研发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V60明年来华
由于两家国产基地尚未获得审批,沈辉认为工厂投入生产最快也要到2013年底或2014年初,在此之前,沃尔沃要想在让“以人为尊”的品牌宗旨深入人心,想要在销量上有所增长,只能依靠进口车的引进。在品牌战略发布会上,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施瑞翔明确宣布,今年年底的广州车展上将推出V60车型,并将在明年正式投放中国市场,这也是沃尔沃V系列车型首次在中国出现。据了解,沃尔沃V60是一款中级旅行车,即为沃尔沃S60的旅行版,海外版车身尺寸为4628mm×1865mm×1484mm,轴距为2776mm,比S60大。动力系统沿用S60的配置,有3.0L、2.4L、2.0L、1.6L四款不同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供选择。V60后,沃尔沃汽车将以每年2款车的速度引进车型,以期在国产之前将自己目前不到5%的豪华车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
记者观察
沃尔沃急需解决品牌认同和身份认同
2020年,沃尔沃汽车要取代奔驰、宝马、奥迪中的任何一方,跻身全球豪华车三强,这是上周沃尔沃向世界传达的雄心壮志。而要实现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尚未获批的中国生产基地只是令沃尔沃汽车着急但并不担忧的事情,其品牌认同和身份认同才是令沃尔沃又着急又担忧的首要问题。
德国三驾马车从欧洲跑到美洲又跑到中国,其品牌性格已深入人心。奔驰,意味着大气与舒适,宝马意味着个性与操控,奥迪意味着科技与突破,沃尔沃呢?当然,安全与环保是人们最先想到的,可世界已经进入21世纪了,哪个著名品牌不安全不环保呢?沃尔沃当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以人为尊”品牌宗旨的推出就是希望消费者能对沃尔沃品牌有个清晰的概念。但“以人为尊”虽然寓意很好——沃尔沃要放低身段,走亲民路线,但毕竟不像“科技”、“操控”那样形象且直观,是否让其成为今后伴随一生的品牌形象,沃尔沃汽车自己也没想好,于是,它被定义为品牌宗旨,而非品牌口号。
比起品牌形象的模糊不清,沃尔沃还有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身份不被认同。虽然沃尔沃汽车已是吉利的全资子公司,虽然沃尔沃一再强调自己是中国的豪华品牌,但有多少人会认为它是中国品牌呢?它像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老家所有人都知道它已在中国安了家,可新家却又一时难以把它当自己人。这种身份的尴尬恐怕比品牌形象更难解决,在官方不能给出明确定义时,它需要人们从情感上给予认同,且耗时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