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衡:我认为不要把自主品牌的希望都放在大干微车上,实际上自主品牌份额下降很大程度上就是微车下降,轿车下降的并不多。微车的问题跟中国的政治体制有关系,干部要业绩,干微出数,有利于各企业排名。一辆微车三万块钱,一辆奔驰60万,都一样的算一个数。所以各个企业都去干微车,所以微车产能上来了,数量增长得太快。现在经济上出现一点反复就会导致下降很多。现在全国微车产能我估计在四百万以上,而销量有二百万不得了。所以自主品牌不应该把希望放在微车上。
再一个我认为不要把自主品牌希望放在快速扩大产能上,现在自主品牌一般是先圈地,上产能,不管车卖得掉,卖不掉,先“忽悠”四百万、五百万的规模。这解决不了自主品牌的问题。
另外,自主品牌也不是那么悲观。前几年增得太高了,现在跌下来大家觉得受不了了。主要原因是交叉性乘用车10%的负增长,自主品牌轿车、SUV、MPV同比仍是增长。
在品牌上有不少企业自主品牌已经有所突破。一个是长城,长城今年上半年上升47%点多,利润水平也高,国内也好,国外也好,我认为大家得研究。他们提出“每天进步一点点”,我是主张长期就是得一点点抓。长城原来也不起眼,后来干轿车,踏踏实实弄发动机,开发轿车产品开发,一点点出口,也弄起来了。所以在同样的经济形势下,他们增长47.3%,这个是不容易的。
再一个吉利,帝豪应该说还是干得不错的,上半年销量增长6%。再一个奇瑞,奇瑞应该说还是可以的。
上汽的荣威应该说自主品牌还是不错的,东风虽然换将了,但是它的自主品牌销售增长15.3%。
比亚迪是掉得比较多,利润也差,但是我想主要它前几年增长得不正常。去年想达到80万,后来实现50万,目标数太大。比亚迪车并不是卖不出去,而是期望值太高达不到。所以我倒不主张过度的说比亚迪。去年他不定那么高目标,也不会那么疯狂的扩张经销点,也不会让经销商有那么大的意见。但他对于电动车就比较慎重,没有那么疯狂的扩张。这些事儿跟人有关系,所以比亚迪销售换将了。
全国汽车出口形势还是不错的,主力是自主品牌。所以我说从总体来讲自主品牌并不是那么困难,但是挑战还是挺多的。
政府不会给太促进的政策,但是我建议政府采购还是应该倾斜自主品牌。实际上各地方都在倾斜。北京买现代的,沈阳买中华的,上海买大众或者通用的,都有地区的倾斜。
关于限购政策,我们最近正在跟北京市提建议。现在北京市限购,能不能郊区先不限购。因为郊区不堵车,原来郊区与市区就不是一种牌子,现在还郊区使郊区牌子,这样农民想买车不用摇号了,如果想进城可以参加摇号,不摇号买的车就不进城。所以我认为在治理交通的时候,政策要调整。这样的话,郊区县的农民要是买微型车,不用摇号,对经济有好处,对北汽上微型车有好处。整个北京汽车消费在治堵以后今年要减三四百亿,影响很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