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和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发出“安全令”,强调要重视新能源汽车在示范运行中的安全问题。到目前为止,除两起分别发生在杭州和上海的电动车自燃事件,原因尚在调查中之外,还没有见到更多有关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的报道,看来四部委此举更重要在“防患于未然”。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在全球范围都未取得突破,中国这方面的差距更大。将一个技术还不成熟的汽车产品急于推向市场,无异于把市场当做实验场,拿消费者当做“碰撞假人”,是对消费者很不负责任的。此前我们曾撰文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应当缓行”。
日前在天津召开的“2011中国汽车国际发展论坛”传来消息,与会官员与专家,众口一词称,电动汽车不是新能源汽车唯一出路,新能源汽车还探索其他形式,对曾经提出的“2015年新能源车要占到乘用车总销量5%,绝对量达到50万辆”要求也予以否认,对“国家将投入1000亿元,支持电动汽车发展,对私人购买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贴达6万元”也予以虚化解释,给我们局外人的感觉: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已悄然转变。
不过,对过去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误导,既没有人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更没有部门出面承担责任,还声称在新能源发展问题上,各有关部委意见“高度一致”。这就让我们这些小民百姓感到非常迷茫:近些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中居统治地位的“电动车唯一”的思路,竟然全是“空穴来风”?“来无影,去无踪”,这个脑筋急转弯也未免转得太快了,实在让我们感到莫名其妙。这可能正是我们政府部门能够“一贯正确”的高明之处。从“高起点、大批量”的发展战略,到反对“散、乱、差”政策取向,长期对本土企业“禁入汽车业”,致使中国汽车走上全面合资的不归路,把中国市场奉送给跨国公司品牌,我们政府部门从来就没有错过。
在我的印象中,三年前,中国汽车界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还处于众说纷纭状态,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概念,还是容许不同思路探索。2009年初,突然舆论高度一致,在电动车领域中国可以“弯道超车”之说甚嚣尘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就是纯电动汽车,其他观点统统都“被”闭了嘴。随之,有关部门声称“国家将拿出1000亿元支持电动汽车发展”,还对电动汽车的销量目标提出十分确定的目标,什么10年销50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5%等,接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对不同技术路线的新能源车补贴标准的巨大差别,显示了政府的政策取向,比亚迪的电动车在深圳上市,居然有那么多政府高官带着“权威媒体”从北京专程赶去捧场!于是乎大家明白了:所谓“新能源汽车”就是电动车,电动汽车就是新能源汽车。很多企业和个人凭着商人的敏感,立即大上电动车,“造不了传统汽车就造电动车”,一时间,全国新上的电动车企业少说也有上千个,连跨国公司也被忽悠起来了,争相到中国发布“电动车战略”,其中还不乏像奔驰这样的百年老店。
继中汽协成立“Top10电动汽车联盟”之后,国资委也出面组织了“央企电动车联盟”,让一些地方大型企业顿生醋意。与此同时,国家电网拿出一贯垄断的劲头,开始在各城市大肆建设充电站、充电桩,在中国普及电动车简直是指日可待,岂止是“弯道超车”!
然而政府部门对电动车的热情,并没有收到市场热捧的效果,仅仅为几千元消费税减免就趋之若鹜的购车者,在电动车巨额补贴面前却无动于衷。据说,政府部门准备好了的50亿补贴,一年多时间仅仅只花出去了一亿元不到,五十分之一的补贴额令手中握着大把钞票的政府部门十分尴尬。
对照温家宝总理最近发表在《求是》杂志上《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文章,指出了电动车发展现状的诸多问题,说:“发展新能源汽车下一步要集中解决哪些问题,包括技术路线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投入问题、政策支持问题,必须尽快明确下来”,再看天津国际汽车论坛上突然转变的官方话语,也就大体明白“电动车唯一论”悄然隐退的原因。不管怎样,变总比不变好,趁着他们把纳税人1000亿元大部分还没有来得及花,就转变过来,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欢迎政府部门的思路转变,哪怕是文过饰非也好。(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