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奇瑞汽车与斯巴鲁的合资项目上报发改委。如今三个月过去了,近日有业内人士称,由于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奇瑞与斯巴鲁的合资未能通过发改委审批。
奇瑞坎坷合资路
由于急于转型,奇瑞近年来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合资伙伴,并先后与菲亚特、克莱斯勒、量子公司进行了接触。奇瑞与这三家公司的合资项目,都顺利通过了政府审批。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进入实施阶段的只有和量子公司的合作。
而奇瑞和量子公司的合作,与它接触菲亚特以及克莱斯勒的目的不同,并非是整车领域的合作。双方成立的奇瑞量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奇瑞以土地和技术出资,占55%股权,美国量子现金出资,占45%股权。独立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表示,奇瑞和量子公司是:一个有技术有工厂,一个有钱想做汽车,仅限于投资领域的合作。
而奇瑞若想在短期内完成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型,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合资。然而奇瑞和菲亚特以及克莱斯勒的合作虽然都顺利通过了国家的审批,却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落地开花。因此奇瑞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的愿望十分强烈。
奇瑞联手斯巴鲁的消息,从它作为一个传闻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一波三折。一位资深汽车媒体人表示,项目谈判谈了这么久也没有消息,说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此时,坊间最主流的说法是斯巴鲁提出的条件太苛刻,奇瑞无法接受。
这桩跨国车企间的合作终于在今年6月有了眉目,有消息称,奇瑞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富士重工达成合资协议,双方将在大连生产富士重工旗下的斯巴鲁汽车。合资企业的投资金额约为300亿日元,初期年产能为5万辆,最终扩产至15万辆。该合资项目将分两步走,即先期将以50∶50股比结构投资新建一个全新工厂,随后再考虑组建合资销售公司。
与此同时,奇瑞将此项目上报发改委。三个月过去了,却传来该项目将受阻发改委的消息。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致电奇瑞汽车和斯巴鲁中国,双方均表示拒绝评论此事。一位业内人士称,该项目未能获得审批的原因是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不过他还指出,这并非奇瑞斯巴鲁合资项目的终点,只能说是“好事多磨”。他透露,奇瑞和富士重工正在与国家发改委沟通,试图寻求变通之道以便让合资项目尽快获批。”
因“不合政策”被拒可能性最大
奇瑞合资斯巴鲁项目将不能通过发改委审批的消息一经传出,业界关于其被拒的原因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种颇能代表许多网友意见的说法是,发改委借此为奇瑞增加砝码。据悉斯巴鲁在谈判中提出的条件都十分苛刻,发改委以不予审批的方式,代言奇瑞汽车“逼宫”斯巴鲁,第二种说法是,发改委处于担忧汽车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考虑,减缓海外车企在中国的扩张步伐。贾新光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眼下奇瑞和斯巴鲁的合作项目属于非主流;第三种说法是,奇瑞斯巴鲁合作项目不符合国家关于一家境外车企只能和中国境内两家企业合作的产业政策。
贾新光表示,的确听说过是因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原因。尽管这只是业界的猜测,但是他认为这个推测是诸多猜想中可能性最大的一个。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境外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相对控股另一家企业,则视为同一家外商。” 据悉丰田汽车持有富士重工16.5%的股份,尽管不是超过50%的绝对控股,但是已经是其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方。因此发改委将富士重工与奇瑞汽车的合资视为丰田汽车在中国境内的又一合资项目。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 “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熀两家犚韵律产同类煶擞贸道唷⑸逃贸道唷⒛ν谐道啵犝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如与中方合资伙伴联合兼并国内其他汽车生产企业可不受两家的限制。”目前丰田汽车已经分别和一汽、广汽有合作,因此它已经用完了政策里所说的“两家”的名额。斯巴鲁与奇瑞合资项目等于是丰田汽车在中国设立第三家合资工厂,因此遭到拒绝。尽管丰田只是持有富士重工的股份,后者在经营上完全独立运作,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发改委判断其为两家公司的根据。
贾新光说,自从《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实施以来,还没有哪个企业的合资案例触碰到这条政策红线。不过他不认为奇瑞斯巴鲁合资项目就此搁浅。他认为奇瑞斯巴鲁合资项目可参考马自达合资的案例来解决。马自达在寻求新的合资伙伴时,同样遇到了其大股东福特已经在中国设有两家合资企业的状况。该问题的解决方式便是福特减持马自达股份。他认为,如果“政策说”是发改委拒绝奇瑞斯巴鲁合资项目的主要原因的话,丰田减持富士重工的股份或许是该项目能够落地的最直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