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耐世特根本没有想到,100年之后它的归宿将是中国。
4月8日,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亦庄国际)、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以下简称耐世特)在北京举行“中航工业汽车、北京亦庄国际联合收购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暨中国区总部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字仪式”。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表示,此次中航、亦庄国际联合收购耐世特,是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成功的又一个案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将全力支持耐世特公司发展。
按照计划,亦庄国际还将投资3亿美元,用于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预计到2012年,研发中心的产值将达到15亿美元。中航和亦庄国际联手收购耐世特,意在力推北京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高端化发展。
通过海外并购,缩短中国零部件技术与国际的差距,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中航并购耐世特,参与各方皆大欢喜。
在多重利好刺激下,并购耐世特水到渠成。然而,中航这家国有企业却是“半路”出家。解读中航并购案可以发现,中国汽车零部件海外并购,这些不缺钱、不缺政策的拥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深受海外企业的青睐。与中国国有企业并购,似乎是那些身处破产或亏损边缘的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巨头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重要的是,中国企业甚至肩负着让那些曾经辉煌的国际知名品牌重生的使命。
被迫出让的耐世特
耐世特曾经的辉煌无法抹去。
主营助力转向系统的耐世特,其行业地位至今不能小觑。在全球拥有22个工厂、6个工程中心和14个客户支持中心的耐世特,其助力转向系统销售收入为全球第四,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汽车传动系统和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两大领域内,销售收入为全球第三,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0%。
行业地位似乎无法掌控耐世特的命运。尽管耐世特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在被中航收购之前,耐世特在通用旗下几易其主,但仍然和通用脱离不了干系。
1906年成立的耐世特,是当时美国密歇根州萨吉诺县最大的私营公司,其一度以地名命名——萨吉诺转向器公司。1920年被通用收购,成为通用旗下主营汽车转向系统和传动系统的全资子公司。
1999年,通用剥离旗下德尔福零部件业务时,耐世特被并入德尔福,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德尔福申请破产保护。
时至2009年,由于长年积累的退休职工数目庞大、退休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巨额开支须照常支付,永难填满的财务窟窿使通用不堪重负。通用汽车陷入破产后,为尽快恢复上市,决定剥离非主营业务。通用不得不忍痛将自己旗下的优质资产一一出售,欧宝、悍马、土星、庞蒂亚克等品牌从通用的阵营中消失。
2009年7月,通用从破产中恢复,为确保高端零部件供应,10月又将耐世特购回到通用旗下。
然而,好景不长。耐世特重回通用只能是临时性的,因为通用不堪重负,零部件生产被其列为“非核心资产”。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市IHS Automotive研究公司的分析师迈克·沃尔称:“通用汽车没必要成为转向系统的专家,通用汽车可以从其他厂商购买转向系统。对于一些亚洲的汽车零部件厂商,他们进军其他零部件业务是有意义的。”
没错,2009年通用汽车帝国的没落却是渴求技术的新兴汽车市场的良机,其中尤以中国市场为代表。彼时的中国汽车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大国。产销两旺的背景下,不缺钱的中国汽车行业最需要技术上的突破和拥有技术话语权,而并购无疑是一条获取技术和走向国际的捷径。
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一直占据全球盈利最高的位置。2010年的利润率达到10%,高于整车商营运利润率的7.6%。这一现象,让所有的零部件企业都将目光锁定在中国市场上,急于出手解困的耐世特也不例外。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