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不删公告都纠结
不难看出,《通知》是把安全作为控制重点,尽最大努力确保车辆不出事故,而一旦出现事故,也应将人员伤亡降至最低。“车长大于9米的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设置两个乘客门,这项规定会导致车身结构发生一些变化。目前,在9米以上的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类别中,设置两个乘客门的车型并不多见,一般设置两个乘客门的客车大多为11米以上车型。”某客车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人徐先生(化名)说。
“增加1个车门,与仅有一个乘客门的车型相比,会使车身骨架偏弱,尽管这对整车安全系数没有太大影响。”某客车企业研发中心负责人刘先生(化名)告诉记者,“其实,增装一个乘客门后,对座位数量和布局以及成本增加方面的影响,企业都会想办法调整,努力克服,最终由整个产业链承担,虽然客车制造企业承受的负担较大,但不是不能解决。目前最头疼的就是公告,因为之前相关法规规定,车身大于9米的客车,两个乘客门属于选装,所以企业都是根据客户要求设置乘客门的数量。但在上公告时,同一车型的单双门客车是不分开上的,也就是一个公告里既有单门也有双门的车型。如果企业现在就开始删相关公告,那么符合要求的双门客车就没法销售;如果不删,到2012年9月截止日后,同样也面临无法销售的局面。因为同一公告里有不符合要求的1个乘客门的客车,等到那时再申报公告立项,周期为3~6个月,而在这期间,企业不可能销售该类车型。总之,企业怎么做都有损失,两全之策很难找到。”
至于《通知》发布至今,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刘先生说:“暂时还不很明显,但到2012年9月新旧产品交替的时候,具体影响就将显现,纵观国内客车市场,影响会很大。”
据了解,目前客车企业每一款车在申报立项上公告就得花费万余元。“这一删、一上公告的费用,对企业也是不小的开支。”某客车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企业淡定应对
“增加一个乘客门,在产品开发、研发方面的难度并不大,因为每款车型在开发之初都是先按照双开门的标准设计,然后根据客户要求,再选择封或不封位于车身后半部分的乘客门。”某客车企业产品开发部负责人孙先生(化名)介绍说,“企业现在大于9米的车型的公告数量有70多个,接到《通知》后,就在积极着手调整。因为大多是订单式生产,所以资源浪费方面暂且忽略不计。但在《通知》执行后,有些车型将会逐渐淡出市场,对于这部分车型,企业也就不会再花费时间、精力加以维护。不过,9.3米车型最有可能因为增加了一个乘客门,使得座位数量减少到和8.9米车型差不多,而又不具有价格优势,客户肯定选性价比高的,导致企业在9.3米车型上的研发投入就浪费了。”
“多一个车门,意味着减少2~4个座位,能从一定程度上优化座位布局。”孙先生补充说。
“但对于客运公司来讲,同样的车,座位数减少了,肯定不高兴,毕竟盈利与否和乘客数量直接相关。公路客运越来越难跑,乘客会挑车况好、乘坐舒适的车辆,公司不得不加快更新车辆的频率,同时,高铁、廉价航空又抢走了部分客源,使得客运公司在票价上更需慎重。”某客运公司相关负责人赵先生(化名)告诉记者,“而且,多一个乘客门,将增加3000元左右的成本,这也会转嫁到客运公司身上。”(商用汽车新闻)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