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技术、管理发展瓶颈的奇瑞汽车,有望借助合资实现突破。
日前,奇瑞汽车与捷豹路虎联合对外宣布,就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的计划,双方已达成协议,双方计划以股比对等的形式建立合资公司。这是继2010年奇瑞与捷豹路虎传出合资消息以来,双方首次对外公布关于合资项目的内容。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来看,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资标志着中国的合资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已有的合资模式中,合资公司基本上成了代工厂,采购、研发等大权全部掌握在外方手里。而随着中国汽车的发展,政府已经对合资公司成为代工厂的模式失去兴趣,而是希望来自中国的企业能够参与合资公司的销售和研发等核心部门业务。在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资项目中,奇瑞汽车可以参与其中的研发等。
投资额增至175亿元
3月21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捷豹路虎联合对外宣布,双方就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的计划已达成协议,奇瑞和捷豹路虎双方计划以股比对等的形式建立合资公司。
协议内容包括:生产捷豹路虎品牌车型以及合资自主品牌车型,生产配套的发动机,销售合资公司生产的汽车产品,建立研发中心等。
这与媒体之前披露的信息基本吻合。
“捷豹路虎不仅在投资额上做出很大改变,而且在技术上等核心领域也做出了让步。其实双方原计划在去年上海车展上发布合资项目,但是在一些关键项目上谈不拢就一直推迟到今年。双方都想在研发、销售、采购、财务等关键岗位上有决定权,捷豹路虎尤其不想放权。”接近谈判项目组的人士告诉记者。
谈判项目内容的不断变化,应该与捷豹路虎的强烈合资愿望分不开。中国虽为捷豹路虎的全球第三大市场,但捷豹路虎去年在华销量只有4.2万辆。而奥迪等高档车领先者在华年销量已突破30万辆,国内高档车市场也一直保持迅猛增长。只有实现本地化生产,捷豹路虎才能更好把握中国市场机会。
同时中国也在不断提高合资门槛,目的只有一个,投资设厂也要把技术带进来。
去年8月,工信部公布了《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同时,去年年底发布的2012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整车制造从鼓励类中删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将汽车列于钢铁、造船、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之前,要求“控制增量,优化存量”。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随着汽车油耗门槛不断提高,当燃油限值从第三阶段提升到第四阶段之后,一旦平均油耗制度不予以实施,捷豹路虎达不到国家要求“就只能等着挨罚款了”。
合资反哺自主
不仅捷豹路虎希望加快在中国发展,奇瑞也亦然。奇瑞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成立15年来一直没有合资项目,而在自身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管理和技术上的瓶颈有待突破。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认为,未来汽车市场将从激烈的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显然,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实现技术和品牌的突破。“合资企业对提升国内的汽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来说很重要,我们也会通过合资,学习人家怎么打造和维护高端品牌。”(王丽歌)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