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增长下滑 经销商纷纷步入人事震荡期 |
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旗下某一经销店副总经理张南(化名)上周五打开邮箱时,一封来自集团的通知顿时让他倍感压力。
通知内容大体如下:集团对下属10家经销店总经理职位进行人事任免。
“很多经销店都换了总经理,以后肯定还会继续换。我这个位置压力很大,不知什么时候就要走人。”张南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汽车经销商集团大幅度更换店总经理并不是个案,很多扩张过快的经销商集团都将在今年面临这样的状况。过去两年,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时候,汽车厂商和汽车经销商都主动或者被动地扩张渠道,但是经销商集团却面临着人才储备青黄不接的尴尬。
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2012年1季度 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
步入微利时代
“换人与经营业绩有很大关系,企业还是看盈利指标多些。”张南告诉记者。
从去年开始,虽然很多汽车经销商集团的新店数量和规模在增长,但是旗下很多店利润却在不断下滑,这已经成为整个汽车流通企业的“通病”。庞大集团(601258.SH)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降33.26%。
“我们4月份销量环比3月份销量下滑了20%,利润环比下滑更明显,现在是亏钱在卖车。”沪上一家江淮4S店总经理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利润下滑明显的不仅仅是江淮汽车等自主品牌,广汽本田等一些合资品牌经销店利润环比下滑明显,甚至经营还一度出现亏损。
“广汽本田雅阁等加价的历史已经不复存在,经销商已经进入微利时代。要想办法考虑在售后服务环节赚钱。”浦西一家广汽本田经销商店总经理告诉记者。
进口豪华车品牌的增速也在放缓,利润下滑明显。
自今年2月奔驰S级拉开进口车降价序幕后,进口车市场掀起降价浪潮。据中进汽贸统计,进口车终端优惠指数从今年1月的0.42下降为3月的-1.94,车市降价潮四起,一改往年进口车利润丰厚的局面。截至3月份,进口车终端平均优惠3.8万元,其中,轿车、SUV和MPV平均优惠分别为8.5万元、1.2万元和4.3万元。
今年一季度海关累计进口汽车28.4万辆,同比增长21.7%,虽然进口车市场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但是增速正在下降。
中进汽贸董事副总经理孙勇近日表示,2011年,海关进口量和上牌量之间有14.8万辆的差额,库存深度达到1.8,而2012年一季度,这一指标已超过2。
“进口汽车市场需求呈现增速放缓,累积了较高的库存,终端销售压力突出,价格优惠幅度持续加大,使得经销商新车销售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张南告诉记者。
美国经销商或进中国车市:Jim Press:美国经销商有意进军中国车市
渠道扩张迅猛隐忧
尽管中国车市增长放缓,但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的渠道扩张依然非常迅猛。就拿中升汽车来说,在2010年底,销售网络为95家,但是到2011年底已经超过130家,预计2012年底达到170家。广汇汽车等经销商集团的销售网点扩张则更迅猛,全国的销售网点已经超过400家。
沪上一家汽车经销商集团高层告诉记者,企业跑马圈地来势汹汹,竞争越来越激烈,大鱼吃小鱼般的兼并重组,从来没有像2011年那样热闹,以大经销商集团之间互相吞并的形式进行。中升汽车以6.43亿元收购了龙华汽车,正通汽车以55亿元吞下了中汽南方,庞大收购了长沙和信丰田,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了2012年初。
“中国汽车市场还处于发展时期,虽然增速放缓,但是相比美国等成熟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增长的潜力,经销商集团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现状是经销商集团更愿意跑马圈地,热衷做大而不是做强。”罗磊告诉记者,“但是经销商集团如何形成合力,打造集团的整体品牌力,而不是仍然像单店经销商一样单打独斗,这是各大汽车经销商集团目前面临的挑战。毕竟汽车在中国发展太快了,很多经营及管理都跟不上汽车经销商集团扩张的速度。”罗磊告诉记者。
1997年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只有167万辆,到2011年,已经突破1800万辆。这种增速体现在经销商集团身上,便是每年接近100%的规模增长。2011年,中升集团的销售额估计超过400亿元人民币,而在中国汽车经销商流通领域里面与中升集团规模差不多的经销商集团不下7家。但是数百亿甚至过几年会上千亿的企业集团会走向何处,这些经销商集团的发展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模板。
美国等成熟的经销商发展模式是建立在相对平稳的市场和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能力的基础之上,比如二手车业务、车险销售服务、按揭服务等都可以与第三方服务衔接,经销商集团很容易形成除了新车销售和维修服务之外的服务能力和盈利模式,从而对抗新车市场周期性风险,形成相对稳定的经营和发展。但是中国的汽车经销商集团的盈利模式仍然较为单一,主要以单车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
经销商看淡车市:评论:经销商看淡车市 回暖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