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中国汽车界第一位女总裁和两会代表头衔的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最近很忙。前些天刚刚为哈弗车队的达喀尔战绩祝酒庆功,两会期间又为自主品牌汽车的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的增加摇旗呐喊。
3月的两会,王凤英带来了三项提案,内容主要涉及自主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创新研发与质量强国、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等。这些与汽车强国、汽车社会息息相关的内容,值得行业每个人深思。
国际化 需规划
2011年,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在行业整体销量增幅不足3%的情况下,汽车出口却实现了49.45%的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其中轿车出口同比增幅达107%,出口整车的平均价格与2010年相比也略有上浮。
王凤英向《中国汽车经济》记者透露,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建立了组装厂,以KD方式出口所占的比例进一步提升。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汽车企业对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以长城、奇瑞、吉利为代表的国内车企在海外市场积极布局,建新厂、扩展经销商网络或者实行合资并购等一系列举措,已将“走出去”战略继续向纵深推进。其中,长城汽车在保加利亚的KD组装工厂2012年2月21日已经投产,实现了国内车企在欧盟组装生产的新突破。总体而言,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是中国汽车企业新时期的重要内容,中国企业在迈入国际市场的进程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但对于在国际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汽车企业,王凤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在海外市场基础研究、战略布局、核心市场进入策略,海外投资并购技巧,乃至在经营管理、资本运作、技术、人才等与国际接轨等方面普遍存在准备不足的问题;同时,中国汽车海外市场同室操戈、秩序混乱的局面也没有太大改观,这些问题的存在已成为阻碍中国汽车真正实现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对此,王凤英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中国汽车整体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对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行统一、有效的行业协调和规范指引;
国家对主要的汽车出口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布局进行总体协调指导,使每家企业的国际化运营举措符合我国整体汽车品牌形象的共同利益;
政府将汽车出口政策由贸易导向转向投资导向。自主品牌车企采取海外建厂等方式加速海外扩张,既能规避整车出口的高税率,取得较好的成本优势,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开放政策和市场环境拓展海外业务,对于占领国外市场、提升利润率和提升国际化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大对出口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出口产品结构的协调管理。出口秩序需要规范和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除此以外,对企业出口目标市场的渠道、服务网点数量进行行业约束指导,必要时需进行硬性限制,比如要求建立直接或特许授权的零部件供应和维修体系,对于达不到一定销售和服务体系规模的出口企业,取消出口资质。
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业务指导和相关的信息咨询服务支持。对于企业海外出口和在海外进行投资建厂、兼并重组,政府除制订一系列支持政策外,建议有关部门定期发布细化的境外投资指南,协会组织也可联合发布境外市场动态和投资信息,及时提醒投资风险。国内企业在选择海外大的合作伙伴和贸易渠道时,政府外交部门驻各国使馆可整合当地商会的网络、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尽快出台提高汽车出口资质门槛的措施,以国际化的考核标准加强对汽车出口企业的资质审核,促使汽车企业增强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加强行业经验交流、业务研讨,引导企业实现真正的国际化发展。企业与国际接轨涉及方方面面,目的是提升国际化发展的竞争力,包括组织建设、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员工素质与风貌,甚至是营销服务网络和对各种合作伙伴的要求,都要与国际接轨,向汽车强国的大品牌看齐。在这方面,国家应给与相应的行业发展规划和规范指引。
鼓励引导国内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整合国际研发资源提升自身的创新技术研发实力。对于国内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建议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只有把各企业的创新研发实力提升起来,中国汽车的整体产品技术与质量水平才能更有保障,才能整体提升中国汽车的整体品牌技术含量。
抓创新 提质量
今年2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这是继1996年颁布实施《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后,国务院再出台质量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王凤英指出,好的质量,首先是研发和设计出来的。近几年一些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大多与前期设计缺陷有关。虽然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构建创新研发体系对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作用,但是这个观念没有在社会更广泛领域达成共识,需要政府对技术创新改善质量的重要作用进行宣传,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激励机制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加强创新研发体系建设和提升技术实力,保障产品质量的提升。对此,王凤英建议:
建立国家质量奖励制度,设立“中国质量奖”;
创建优秀品牌培育激励机制,保障产品质量提升;
对通过研发提升产品质量的项目,给与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将质量统计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布指标体系并对地方政府进行考核;
对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的企业,可树立为行业典范进行褒奖弘扬;
青少年 学安全
我国在汽车文明逐渐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矛盾和不和谐因素,尤其是随着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社会管理层面上出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到去年以来关系到交通安全、社会反响强烈诸多社会事件,如“小悦悦事件”、“高晓松醉驾入狱”、“李双江儿子打人事件”、“甘肃校车事故”……,越来越多青少年成为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王凤英深表忧虑。要避免类似悲剧重演,需要让未来汽车消费的潜在用户——青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能接受完整、有效、多层次的交通安全教育,对交通事故的发生能起到源头预防的作用。这也是在我国加速进入汽车社会的同时,保持汽车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保障。
此外,需建立、完善与交通安全相关的配套制度保障体系,如完善保险业相关规定、完善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执行管理,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和执法力度。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872万辆,增长20.4%。按照测算,2012年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将超过8650万辆,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达到20辆。可想见,未来年轻消费群体在汽车使用人群中所占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没有一系列的交通与汽车文明素质教育的跟进,势必会阻碍我国汽车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现在有必要为处于学龄期的青少年,联动交通管理部门、社区、以及汽车厂商三方,开展各种方式的交通安全教育,并将交通安全教育内容写进义务教育,使之成为一项基本的教育义务,则可以在源头上对交通事故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以此构建和谐的汽车社会。”王凤英表示。
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期间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解决的问题一个都不能逃避。上至政府主管部门,下至每个汽车消费者,汽车社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一起享受汽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