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0年,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征、以旧换新、汽车下乡、节能补贴等利好政策,成为中国车市的关键词、汽车消费的流行语。虽然,2011年1月1日,1.6L及以下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已宣告终止。但这些在2008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拉动内需而出台的汽车产业扶持政策,不仅催生了2009-2010中国汽车销量的两个神奇,更激起了中国人民庞大的刚性需求。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让买车变得很容易。
需求
创造奇迹
如果说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首破1300万辆、超越美国的市场表现,多是依赖1.6L及以下排量购置税减半带动的引导性增长。那么,2010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1800万辆,蝉联全球第一,就是在购置税减免、以旧换新、汽车下乡、节能补贴等利好政策的多重催化下,源自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自需性增长。
2010回望
购置税:减免回调
2009年3月,国家出台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按5%征收的优惠政策。2010年,购置税优惠政策改为减征2.5%,即按7.5%征收。记者曾戏言,这变化的2.5%是针“青霉素”,对车市拉动的意义不大。因为,既已有了购置税减半的“皮试”带来的“剧痛”,消费者一定对“皮试”之后的青霉素“阵痛”,不再敏感。
但当刚性需求的车轮被启动,扶持政策的回收,已阻挡不了其前行之势。2009年,国内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销售719.55万辆。面对购置税减免的缩减,绝大多数汽车厂商,在2010年都旗帜鲜明地打出了“全额补贴购置税”的招牌。2010年1-11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共计销售855.7万辆,占比整个乘用车市场近7成。
节能惠民:补贴出炉
2010年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节能产品 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对发动机排量在1.6L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含混合动力和双燃料汽车),按每辆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由生产企业在销售时直接兑付给消费者。
随着首批推广目录的出台,8月底、9月底、12月初,第二、三、四批目录相继出炉。当购置税减免对小排量汽车的带动效应开始减弱之时,正好接上“节能惠民”的推出。以上海通用为例,其12款节能惠民车型,销量环比增长20%。目录推出后的7月,单月销量就高达80279台。
汽车下乡+以旧换新:
惠及农村
如果说购置税减免和节能惠民,更多是对一线城市的带动。那么,在广大的二三线城市,特别是农村市场。商务部、财政部出台的“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则极大地拉动了微客和乘用车的全面普及。
2010年,各类品牌微客在二三线市场的销售增幅迅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10年1-6月,微客产销量分别达到128.41万辆和133.66万辆,同比增长38.73%和42.87%。不仅首次在半年内突破百万辆大关,1-11月更累计售出227.96万辆。
二三线市场的崛起,吸引了大批生力军蜂拥而入。2009年推出微车的奇瑞开瑞和华晨,11个月销量达到5.07万辆和3.6万辆。海马(郑州)、东风渝安增幅明显。2010年,东南三菱也推出其品牌微客希旺。
量变之后
期待质变
2011年,随着汽车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终止。为拉动内需、度过2008全球金融危机的扶持政策,其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从2009年-2010年的政策变化的风向和脉络看,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扶持导向,已从最初的刺激内需、拉动购买,转向鼓励节能减排、产业升级。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剧增,交通拥堵、停车难、空气污染等城市难题,也随之而来。中国人民需要改善生活品质,但社会更需要可持续发展。国家发改委预计,到2012年,财政补贴推广节能汽车将达到400万辆以上,实现年节油7.5亿升、减排二氧化碳330万吨,推动节能汽车消费4000亿元以上。
量变之后,我们期待质变。就微观而言,我们需要出行的便利,更离不开洁净的空气和蓝天白云。从宏观入手,中国需要汽车产业的崛起,更需要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