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有限与俄罗斯AMS公司最迟将于明年年底之前成立50∶50的合资公司,生产S12等系列车型。”近日,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有限”)常务副总裁莫惠波,在北汽域胜007和北汽新骑士S12两款SUV同步上市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两款定位于“全路况专业都市SUV”的车型上市,在宣告北汽有限由军工企业向军民并举转型的同时,也真正拉开了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启程大幕。
越野车突围
根据北汽集团的目标,到2015年,北汽要进入世界汽车行业前15位,名列世界500强之一。为此,北汽必须跻身国内汽车行业的第一阵营,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除了在兼并重组、投资新能源、自主品牌,以及拓展海外市场等方面,北汽的战略布局也一刻都不能停。
按照北汽集团的定位,北汽有限在北汽集团之下,身兼三职越野车基地、军车基地、自主品牌基地。为了完成集团目标,北汽有限已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并形成了越野车、轻卡和轻客三条生产线。而在此基础上,北汽有限也将“十二五”期间的产销目标定在了30万辆左右,并力争在北京汽车自主品牌总体销量中占据5%的份额。
然而面对北京限行限购取消下乡优惠等政策的陆续出台,莫承认,地处首都的北汽面临着直接的冲击,海外市场成为更加重要的缓冲带。在北京汽车的“十二五”规划中,“自主品牌车辆的境外销量要提升到20%以上”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发展目标。“我们肯定是首当其冲的。”
事实上,为了实现集团发展目标,北汽有限已定下了“抓住两头,发展中间,面向第三世界”的海外拓展策略。“两头”便是俄罗斯和南非市场,而在“中间市场”的拓展方面,北汽有限已在柬埔寨成立了合资工厂,并正在向缅甸、古巴、埃及等地销售汽车。
关于俄罗斯项目的最新进展,莫惠波透露,从金融危机之前到现在,俄罗斯这个项目谈了很久了,一直没有断。目前,双方的框架协议刚刚签完,委托第三方进行调查,对方已经投入1800万美元。“这个合作工厂已经买了地了,实际上之前已经买了一个工厂了,在这个工厂基础上进行改造。”因为需要政府审批,大概是明年的年底左右建成。
“中国的产品比较适应俄罗斯市场,尤其是在乘用车里面,在俄罗斯大概每四辆车里面有一个越野车,大家知道我们是越野车之家。”莫惠波称,现在北汽有限的卡车就在那个工厂以SKD的方式生产。
在莫惠波看来,2013年俄罗斯就能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2015左右俄罗斯就是中国现在的市场,是全球看好的市场。“2015年,如果北汽合资项目成功的话,我们打算干到3万-4万辆,不仅仅生产越野车,还会有更多的车型。中国汽车工业在境外投资真正的合资生产型企业,在越野车领域目前还没有。” 据了解,目前北汽越野车在海外销量达到6000辆以上。
俄罗斯复苏
俄罗斯问题专家罗兰认为,全球化是中国汽车企业必然的选择,目前为止,俄罗斯依然是对中国自主品牌最具吸引力的市场。
根据欧商协会汽车制造商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俄罗斯车市2010年轻型车和轻型商用车售出1910573辆车,同比销量上涨30%,该协会预测俄罗斯车市2011年总销量将上涨至224万辆。
实际上,在北汽有限酝酿在俄建厂的同时,包括奇瑞、吉利、力帆、长城、比亚迪等一批在金融危机之后基本退出俄罗斯市场的中国自主品牌全部重返俄罗斯市场。
来自欧商协会的数字显示,2010年力帆在俄已经开始大规模组装生产致使销量同比上涨188%,售出7700辆车,涨幅位居自主品牌车首位,而总销量则是奇瑞排在榜首,长城销量同样呈上涨态势,吉利下跌,比亚迪垫底,不过这几家车企将先后完成本地化组装生产。
关于俄罗斯市场稳定复苏的原因,一是政策刺激的力度很大,而且将延续到今年夏天,让即将破产的拉达汽车起死回生,目前俄罗斯市场上最便宜的拉达车2000-3000美金就可以买到。二是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作为一个依赖于出售资源的国家,俄罗斯的消费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政策方面,俄罗斯针对中国方面的利好政策不会再有了。2011年,刚刚出台的新立法对在俄罗斯建组装厂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年产量达到30万,这一标准对很多已经在俄罗斯建厂的跨国车企来说都是非常严格的,目前韩国现代在俄工厂年产能仅为15万台。
另外,即使俄罗斯今年顺利加入WTO,在汽车进口方面30%的高关税还将维持5年,对此身为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已经明确表示。
显然,俄罗斯未来的政策走势是对本土品牌的保护。2010年,在俄罗斯市场最为畅销的车型排行榜上,拉达汽车占据了前五名的位置,增幅最大的拉达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2%。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俄罗斯政府有意将中国在俄罗斯的组装厂进行集中,部分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厂址都设在高加索地区。“从中国品牌本身来看,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抱团也是最好的选择,在零部件等等方面都可以实现共享,”罗兰强调,“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机会依然存在,高质低价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而据莫透露,此次上市的域胜007和新骑士S12,国内销量目标是6000辆车,而与俄罗斯合作伙伴已签署了一个1500辆的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