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变化热闹闹,一定的,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各个层面出现新动向,竞争一刻也未停止过、
由于油门踏板存在故障隐患,2010年1月21日丰田北美宣布召回230万辆凯美瑞、RAV4、卡罗拉和汉兰达,由此拉开了一系列召回的序幕,以及丰田一整年的痛苦不堪。媒体们对这一事件的狂热超乎想象,几乎天天都有更新报道。
结果是什么?丰田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良好信誉几乎毁于一旦。由于被指控故意隐瞒问题,并拖延修理时间,包括丰田章男在内的高管们不得不在美国国会举行的听证会接受讯问。
2. 通用开始复兴
由于持续增长的收益和盈利,通用汽车再度引起了华尔街的兴趣。2010年11月的IPO非常成功,通用正在逐渐摆脱"政府汽车"(Government Motors)帽子,这一称谓曾让一些消费者甚至不愿踏入通用的经销店。
几十年来,缘于这家企业的保守文化,通用的CEO都是从公司内部产生。但现在,境况截然相反。通讯行业出身的丹·阿克森是通用第二位零汽车业工作经验的CEO,他的前任,9月1日突然宣布辞职的爱德华·惠塔克也是一位"汽车新手"。
不过,通用汽车的新生或许并非因为这些新CEO的作用,真正的原因是在美国政府的慷慨相助下,果断断臂。
3. 被放弃的经典
为了提高品牌的整体形象,福特汽车公司最终放弃了水星,2010年,同样遭遇的还有通用的庞蒂亚克、土星和悍马,这些经典的汽车品牌从此退出了人们的视野。相较而言,沃尔沃和萨博是幸运的,因为它们都在最后关头找到了买家。
4. 美国车市触底反弹
危机的一项副产品便是各汽车制造厂纷纷打出清仓促销战略,这不仅拉动了销量,更为新车型的到来提供了空间,所以在2010年的绝大多数日子里,底特律三大的库存都接近了历史最低。不过,这项战略已经退去,一切都在逐渐步入正轨。
2010年,美国轻型车销量同比增长11%,行业触底已经开始反弹。大多数分析人士预计,2011年美国轻型车的销量能够到达1270万辆左右。还有一些人认为,消费者信誉度的急速高升可能会导致汽车消费信贷量大规模增加,那样2011年可能达到1400辆的销量。无论怎样,2010年的美国车市让人们对2011充满期待。
5. 现代逆势中崛起
延续了2009年的逆势增长趋势,韩国现代汽车今年在美国销量首次超过50万辆,"价廉质优"是其取胜的法宝。
2011款索纳塔轿车被美媒评为"2010全明星汽车"以及"2011年十佳汽车"之一,而售价6万美元新的雅科仕则显示了这个品牌全线发力的雄心壮志。
2010年9月,现代汽车近日发布了未来十年引领集团发展的全新"愿景2020"计划,不仅每年将品牌认知度和形象提高20%,而且要生产10年内不发生故障的汽车,并在2015年在全球所有的品质领域都达到TOP 1。
6. 量产电动车上市
2010年,汽车主流品牌的电动车纷纷从幕后走向了前台。
12月20日,作为全球首款量产电动车,日产的纯电动汽车聆风(Leaf)在日本找到了它的第一个零售顾客,而在一周之内,通用雪佛兰增程式电动车沃蓝达(Volt)也正式下线。
不牺牲空间能够轻松乘坐5人的日产聆风在电池完全充电的情况下可达到200公里的巡航里程,它预计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初陆续在美国及欧洲部分市场上市,并于2012年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推广。
7. 汽车科技争夺战
对许多年轻的汽车买家来说,移动技术,包括免提手机设备、车载信息娱乐、iPods的辅助配件已经成为了他们买车时的重要选项,汽车正在迅速成为移动电子设备的新载体。丰田的G-BOOK、通用的安吉星,以及福特SYNC都在这场战争中跃跃欲试。
8. 大众发力北美
为了扭转不到3%的市场占有率,2010年大众在北美重新整理了产品投放计划, 售价1.5万美元的第6代捷达内部空间更加宽敞,以迎合北美市场的口味,力图与丰田卡罗拉、马自达3和本田思域一争高下。
大 众还计划专为美国市场开发一款中级轿车,2011年的销售目标为15万辆,竞争对手直指凯美瑞和雅阁。
整个2010年,大众首席执行官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一直在试图告诉每个人,大众的目标是要在2018年成为全球第一,销量达到1000万辆。
9. 车商利用社交媒体
一年之间,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有了自己的Twitter、Facebook主页和视频专属频道,在中国,车企的微博刷新率几乎可以用分钟来计算。当然,其中一部分的作用是为了方便听取公众对自己新产品的评价,但还有一些则沦为了厂家的公关工具。
10. 中国车市持续高涨
在北京,政府治理拥堵采用限牌政策前,平均每天会有1000辆新车上路,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稳居全球产销第一。
一份来自瑞银集团(UBS)名为《如果每个中国人都有一辆汽车会怎样?》的报告则显示,14岁以上中国人的汽车拥有率是14%,美国为44%,日本为46%,中国车市的盈利机遇让任何一个汽车制造商都不敢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