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个岔路口,左边通往财富,右边通往幸福,你该做出怎样的选择?也许很多人会选择拼命获得今天的财富,而准备去享受明天的幸福。汽车的幸福在哪里呢?
幸福和民生息息相关。今年的两会上,关于民生的话题再次成为焦点,而这些民生话题中,关于汽车的民生话题也越来越多,治堵、限购、高油价、高收费等等已成为曝光率极高的热点词汇。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9086万辆,接近一个亿。也就是说,差不多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汽车。 中国正向汽车社会大踏步迈进。
汽车曾经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梦想,它曾经代表着幸福。可是,越来越多实现了这个梦想的人却发现,拥有了汽车之后反而越来越感觉不到幸福。
越来越多的汽车让道路变得拥挤不堪,开着汽车的人变得越来越焦躁,越来越高的油价让车主们不断心神不宁,越来越高的停车费使开车人不惜冒着被罚款的危险将车停在路边而惴惴不安。汽车成了烦恼的象征。
而另一些还没有实现汽车梦的人,却依然把汽车看作幸福。他们梦想,有了车就不用再闻着汗臭味挤公交还受着售票员的奚落,有了车就不用再在风雨中打不着车时变成落汤鸡,有了车就可以到更远的地方买便宜的房子。幸福都在那些憧憬当中。
但是,去年底,北京的一纸汽车限购令,却让这些做梦的人,也感觉不到幸福了。想买车,就需要摇号,这本身看似很公平的办法前面,却还增添了不少障碍。要越过这些障碍,已让那些憧憬幸福的人疲惫不堪。从此,买车再也不被人们当作一件幸福的事了。
在文章开头的那道选择题中,北京的限车令明显希望通过放弃财富而享受幸福,结果却不如人愿。既没获得财富,也没有获得幸福。
其实幸福很简单。人们买车很大的一部分需求,只是为了实现“体面的出行”。解决了这个问题,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自然会减缓,而且还保留了人们对于拥有汽车的憧憬。
搜狐汽车采访了一些普通人,听听他们的汽车梦想和对幸福的定义吧。
“企业的幸福来自三个层面:其一,不断创造新客户,这是企业幸福的基础。其二,使员工有幸福感有成就感;其三,回馈社会,让更广泛的群体获得境遇的改善和福利的提高。”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宛虹如此诠释企业的幸福。
章霞是一家自主品牌汽车工厂总装车间的一线工人。两年前他来到这家工厂,在生产线上负责安装车门内饰件。一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让他很满足。虽然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对他来说还很遥远,但他心中也有个汽车梦想,就是有一天能亲手组装一辆完整的汽车。
薇薇紫英是搜狐车会的一名车友。她爱好旅游,喜欢拍照。买车,这事她以前从来没想过。可是和朋友们多次自驾出游后,看到了有车的方便,然后就萌生了买车的念头。对于汽车,说实话她真的不了解,只是因为有一个朋友买了同样的车,然后试着开了一次,就对这辆车有了关注,去了4S店5次,又赶上国家节能补贴的政策,优惠的价格感觉还不错,就决定买下了。找了陪练上路练了两天,感觉不害怕了,她就勇敢的开始上路。没多长时间就跟车友会一起去了水长城,然后又一起去门头沟烧烤。慢慢的驾驶技术也提高了,生活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她说:“有车,有时间真的很不错。春天就要到了,开着我们的爱车一起出去。”
琛琛是一个普通白领,大学毕业两年的她还没有车,由于住所离单位并不算远,所以每天挤公交上班也算方便。尽管北京奥运会之后,很多公交车都换成了空调车,可她依然对公交车没有好感。如果说几次丢钱包、丢手机是个人安全意识不好的话,无数次被司机晃倒,无数次被乘务员奚落,还有不知多少次当大汗淋漓地跑到车门处,公交车却把门一关扬长而去时。她就下定决心,即使没钱买车,也要找个有车的男朋友。
网友林梦驹说:“一个国家的人民的汽车幸福感,不在于是否能举办F1大赛、是否能搞各种黄色雷人车展、捷达桑塔宝来帕萨标致雪铁等破烂能继续产多久、兰博法拉奔宝有多少;而在于买了车有路开也开得起,买福特皇冠等物美价廉车不被国家恶意定性为"豪车",买大宇铃木欧宝不被说成是雪佛兰,外国车进入国内不会乱改乱减。”
林间听溪也是搜狐车会的一员。他在搜狐微博中讲述了他的汽车生活。“有辆汽车是我十几年的梦,以前钱没多少,又上班近有车没用。现在车价低,又有政策优惠,生活钱有一点富裕。应此10年出手购车,但这几年油价飞涨,外地人在京购买力大于京人。这里并不是说外地人不该消费,也是自己挣的。北京又是全国中心,加大道路堵塞。也让普遍京人郁闷,好不容易买辆车,油价疯涨,百姓幸福难。这政策把老百姓给治了,有钱人好几辆车,早就幸福了。到穷百姓买幸福车时,就别提多难了。”
还有一位叫“一剑光寒十肆州”的网友,更直接的说出了自己对于汽车与幸福的理解:“我倒是感觉这标准很简单,就是买个车开着不累,晚上不会为养车费用高而睡不着觉。”
2011年,别再让限购令阻碍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尽力让汽车重新代表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