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汽车频道 > 专题 > 2011两会特别报道—让汽车再飞一会儿 > 2011两会车界新闻 |
来源:参考消息-北京参考
根据目前所了解到的具体数字来看,到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将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将超过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在国内市场份额将超过40%。
统计显示,去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27.3万辆,占乘用车市场的45.6%,市场份额同比提高1.5%。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3万辆,占轿车市场的30.9%。2004年,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约两成左右,而如今已经实现了翻倍增长。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十二五”期间,自主品牌的发展将取得重大突破。
但是,在自主品牌实现量的增长同时,也一直存在着质量低、利润少的情况。为此,未来自主品牌的发展将主要在自主创新技术升级上做文章。
从去年开始,合资品牌也加入到了自主品牌的阵营中,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倡导下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目前,广汽本田、东风日产的自主车型都陆续亮相,而其他企业也在陆续推出中。有业内人士表示,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不仅不会打压传统自主品牌,而且还将促进自主品牌的产业升级。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表示:“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会带来更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不是说更好的车,而是更接近的价格。但是,中国的自主品牌产品这几年快速提升,完全可以对抗这些合资背景下的自主车的出现。”
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徐建一表示:“一汽在‘十二五’期间,将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核心技术掌控能力,将实现轿车开发的全面自主化。”
据他介绍,“十二五”期间,一汽将围绕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核心技术掌控能力,重点发展汽油机的节能环保技术、柴油机的节能环保技术、变速器的节能技术、电动转向轻量化技术等,实现轿车开发的全面自主化和商用车自主研发国际化。
对此,广汽本田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合资企业做自主品牌对土生土长的自主品牌不是冲击。过去合资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没有扼杀自主品牌,反而在人才培养、零部件配套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沉淀,为自主品牌提供了支撑。现在,相比定位略低的合资企业中的自主品牌,更能促使自主品牌在竞争中找到差距,良性循环。
汽车出口亟待政策完善
有数据显示,在“十二五”规划末期,中国汽车业将从依靠内需市场转向大规模走出国门,2015年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产销量的比例将超过10%。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产销大国,但出口量的比重偏低与我国汽车产销大国的地位仍然相差悬殊。去年,我国汽车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2.98%,这个比重在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中处于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目前已经实现出口的部分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除了自身存在的诸如品牌溢价能力低、企业间互相压价、缺乏整体战略等原因外,还受到当地产业政策、贸易保护、技术壁垒等威胁。
面对这些问题,王凤英建议制定中国汽车“走出去”国家战略,尽快修订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为产品品质好、经营质量高的自主品牌企业积极营造有利于国际化发展的配套环境,抓住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早日实现产业升级,在全球打响“中国车”品牌。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李维斗也建议,进一步加大出口秩序规范力度,以打造出口名牌产品为方向,逐步削减企业可授权出口代理的数量,逐步达到一个品牌、一家代理的目标。并将政府支持向优势出口品牌和网络倾斜,确保汽车产品在海外有网络管理、售后服务和品牌信誉,塑造良好的中国汽车品牌形象。同时,政府支持和补贴的重点转移到海外投资建设组装、生产、网络建设及服务项目上。
有专家表示,自主品牌未来的出口情况,不仅能解决在国内市场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将决定自主品牌能否完成升级发展,树立起中国汽车品牌形象,对我国汽车工业向汽车强国转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