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客车展上,大集团下属的客车企业备受瞩目。一汽客车、中国重汽都带来旗下优势车型。对此,很多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大型汽车集团对客车市场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展研发领域,但在客车行业增速放缓的市场环境下,大集团纷纷进驻客车行业的现象耐人寻味。
集团优势明显
从整体走势看,今年客车市场正在减速。一季度,客车行业共销售客车约47000辆,虽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但从增幅来看,相比去年的30%已出现明显回落。特别是由于年初国家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多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导致公交公司购买力下降,公交车销量也开始下滑。此外,各主流客车企业的销量也有所下滑。在增幅放缓的环境下,大集团客车企业仍对市场抱有足够的信心。某客车企业负责人说,对市场的信心来自于依托集团的优势。客车市场仍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大集团下的客车企业希望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品牌影响力也成为大集团进驻客车行业的因素之一。一汽客车就是一个典型。一汽客车销售公司 负责人介绍道:“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拓者,一汽集团不仅在卡车和乘用车上要做到行业领先,更想加大客车的发展力度,使其与一汽的品牌相符合。很多重卡企业逐步重视客车行业,相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利用集团资源为先导
与主流客车企业相比,大集团客车企业该通过何种努力更好地生存?
有着大集团背景的客车企业有着独立客车企业无法比拟的集团资源,如何让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胜势,是它们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说,现在最关键的是利用集团内部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资源抢占市场,把扩大市场份额作为目标。“这些客车企业应该利用好集团资源,率先打开市场,特别是集团覆盖的局部市场和细分市场。通过局部的开拓,逐渐整合,更有利于形成自己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上述人士说。
同时,这些客车企业还要发挥大集团的成本优势。很多大集团在制造客车的同时,也在制造卡车等其他车型。这不仅可以实现发动机、变速器等车辆总成的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共享技术,为客车服务,降低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成本。
以一汽客车为例,记者了解到,在生产过程中,一汽客车在某些方面借鉴了解放J6的技术特点。此外,大集团客车企业还应通过发挥集团品牌影响力加快发展脚步。在某些地区,客车企业可以借用集团资源收购一些地方小企业,进行生产和销售的扩张,打开当地市场。
弥补专业劣势为核心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无论是业内专家还是客车企业相关人士,都强调发展核心技术是当下抢占市场的关键。而对于大集团的客车企业来说,不仅要打造、研发核心技术,更要把提高生产客车的专业性作为重要工作。
弥补专业劣势,研发核心技术,是这些客车企业最迫切的任务。弥补专业劣势还要提高客车生产的灵活性。作为一个既生产客车又生产其他商用车品种的企业,客车一般不受重视。举个例子,虽然中国重汽很看重客车市场,但年销量并不高,其发展重点仍放在重卡上。华菱也一样,去年华菱开始进军客车行业,但华菱高层曾明确表态,研发和生产的重点仍是卡车。这可能让客车发展陷入被动。因此,要想打破市场格局,就要在机制上更加灵活,做到根据客车行业的特点进行研发和生产,形成自己的品牌特点。记者从一汽客车也了解到,企业把CNG公交车和纯电动公交车作为目前研发的重点,希望在新能源技术上能有所突破。
此外,在管理、采购、售后服务上,大集团的客车企业也应该尽量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区别于集团的其他商用车企业。简单说,要做得像一个客车企业,而不仅仅是客车生产厂。
理性规划市场为关键
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谭秀卿对大型汽车集团纷纷进驻客车行业的现象表示担忧。"这种现象不好,并不利于客车行业的发展。"他认为,盲目抢占客车市场是不理性的表现。"目前客车市场的容量本来就不大,以大型客车为例,仅'三龙一通'就占据了市场份额的50%以上。好几十家企业在这个小市场上竞争,客车市场已成红海。"谭秀卿说。
而且很多大集团在客车方面基本上是从零做起,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上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优势。从去年全年的产销量来看,大集团下客车企业的大型客车市场占有率比较低,排名最高的一汽客车仅排到第12位;中型客车市场上,除了长安集团下属的长安客车销量不错外,其他企业均表现低迷。另外,由于大集团下属的客车企业不具备较强的品牌影响力,用户认知度不高,在公交车和旅游车的招投标过程中,短时间内难以突破。
虽然不容易,但如果能理性对待,找准定位,大集团的客车企业仍可有所作为。在细分市场上做好调研,同时对产销量做到理性规划,大集团客车企业有可能利用集团的资源优势确立并巩固市场地位。(商用汽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