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锐减显低迷 波诡云谲待后期
——中国汽车市场2011年中评析与预测
黄承林
2011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好似一部耐人寻味的悬疑小说,曲折起伏,扣人心弦。高开低走、急转直下的走势,看似有些出乎意料;仔细考量,分明又感觉增速趋缓乃是情理之中。相关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宏观环境的不利影响,北京车市的一道限令,如同一次次踩下刹车,让汽车市场明显减速。而“屋漏偏遭连阴雨”,又突发日本地震海啸及核辐射,由此引来全球及中国汽车产业的连锁反应,致使二季度中国车市出现超乎寻常的异常波动。中国车市真可谓“上半年结果出乎意料,下半年走势难以预料”。正因如此,理性评价中国汽车市场上半年的表现,客观分析预测车市后期发展态势,则显得更为必要。
当然,中国车市这点事,细说起来,则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有些结果就连行业专家也大跌眼镜,更何况我等企业分析人士呢?因此,本文实属一管之见,不足为凭。
一、年中评析:增速锐减显低迷
1、夏季逢“寒流”,车市显低迷。2011年上半年,中国车市出现“春暖夏寒”的季节反差。整个一季度销售呈现规律性的“V”字型走势。1月份以189.43万辆的销量高位开局,2月份有春节长假,也销售了126.7万辆,3月份再度拉高销售182.85万辆。但是,产销增速理性回归之势已经表现出来。行业累计生产489.58万辆,同比增长7.48%、较上年同期回落69.51个百分点;累计销售498.38万辆,同比增长8.08%、较上年同期回落63.70个百分点。进入二季度,车市突然急转直下,4月份月度产销出现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异常波动,环比、同比双双下降。5月份,月度产销进一步下滑,中国车市顿时一股“寒流”扑面而来。好在6月份这种逆市得到遏制,单月产销又恢复正增长。经过如此波澜起伏、异常波动,定格了中国车市上半年的低迷结果。1-6月累计,汽车行业生产915.60万辆,同比增长2.48%,较上年同期下降46.36个百分点;销售932.52万辆,同比增长3.35%,较上年同期下降44.34个百分点。
2、乘用车速度锐减,趋缓前行。2011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累计生产704.49万辆,同比增长5.36%,较上年同期下降45.84个百分点;累计销售711.03万辆,同比增长5.75%,较上年同期下降42.45个百分点。乘用车市场增速锐减的同时,正悄然地发生着结构性的嬗变。主要表现以下三点:
第一、受刺激政策退出的影响,基本型轿车增速下降,交叉型乘用车出现下滑。2011年上半年,行业基本型轿车销售495.55万辆,同比增长8.02%,较上年同期下降33.40个百分点;而交叉型乘用车销售120.47万辆,同比下降9.87%个百分点,这是交叉型乘用车经过5年市场连续高增长一来的首次逆市。
第二、MPV和SUV市场依然呈现两位数的增幅,成为拉动乘用车市场增长的重要支撑。上半年,行业MPV销售23.84万辆,同比增长13.89%;SUV销售71.16万辆,同比增长20.58%。过去MPV和SUV市场,一直被看作“小众市场”,现在看来,随着人均保有量的增长,不少家庭和个人在购买第二辆、甚至第三辆汽车时,开始由过去仅仅关注“乘用性”转变为关注“多功能型、运行型、多用途性”。因此,过去的“小众市场”有可能逐步演变成“大众市场”,正因如此,MPV和SUV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加。
第三、合资品牌依然在乘用车市场具有“强势”地位,自主品牌面临的市场压力十分巨大。已狭义乘用车(不含交叉型乘用车)为例,2011年3月,各品系市场份额分别是:华系33.77%、日系24.31%、德系17.77%、美系12.92%、韩系8.24%、法系2.99%。3月11日,日本遭受地震海啸及核幅射,导致日系企业大面积投产和减产之后,大家都意识到这是抢占和瓜分日系汽车市场份额的“天赐良机”,各品系都暗自采取对策。经过两个月的角逐,5月份日系品牌在狭义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下降至17.29%。自主品牌企业满意为也能从中分得一羹,结果却是市场份额不升反降,降至33.01%,也成为“被瓜分者”。而与此同时,其他合资品系均分享了日系的份额。德系21.43%、美系14.45%、韩系10.43%、法系3.39%。
不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受日本地震影响的前提下,东风日产乘用车积极应对,不仅保持了产销的稳定增长,而且进入基本型乘用车销售排名第4位,日系企业“创伤自我恢复能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3、商用车急速刹车,逆势而动。2011上半年,中国商用车市场遭遇“滑铁卢”,产销出现负增长,商用车市场出现比乘用车市场更为惨烈的逆境。1-6月累计,行业生产商用车211.11万辆,同比下降6.07%,销售商用车221.50万辆,同比下降3.67%。商用车出现“刹车转倒档”的市场结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随着新一轮五年规划的实施,商用车市场应该有一个预期好的开局。然而,上半年却如此“惨淡经营”。何以如此?原因大体如下:
第一、由汽车下乡政策、以旧换新政策和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退出,直接影响轻型、微型载货车的销售。1-6月,行业轻型货车(含轻型货车非完整车辆)销售102.26万辆,同比下降4.31%;微型货车(含微型货车非完整车辆)销售26.43万辆,同比下降7.45%。
第二、2011年上半年正值“十一五”项目验收收尾和“十二五”项目报批审核的交替时期。恰恰是投资建设的短期“盲区”,很多大型建设和投资并未真正启动。因此,作为商用车风向标的重卡市场被迫蛰伏,而中卡市场微弱的增幅早已无力左右商用车市场的变局。1-6月,行业重卡(含重货非、半挂牵引车)销售54.34万辆,同比下降7.04%;中卡(含中货非)销售15.34万辆,同比增长2.33%。不过,从“九五”、“十五”到“十一五”三轮五年规划看,每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商用车市场都会出现短暂的下挫式波动,这或许已经形成规律性。从这个角度看,对商用车市场短暂受挫,大可不必太过悲观。
第三、得益于道路条件的改善和高铁客运的拉动,客车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需求总量的制约,依然不能逆转商用车大市的周期性规律。1-6月,行业销售各类客车(含客非,下同)23.12万辆,同比增长9.73%。其中销售大型客车2.97万辆,同比增长1.65%;销售中型客车3.56万辆,同比下降10.89%;销售轻型客车16.58万辆,同比增长17.23%。
尽管如此,作为“二元市场”主体之一的商用车市场,其竞争格局和动态变化还是值得我们从如下几点特别关注。
——商用车市场总体竞争态势,耐人寻味。2011年上半年,尽管商用车市场总体出现下滑,但是,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力和表现,则是有喜有悲。
从商用车销售排名前10位看,东风公司暂领风骚,销量35.84万辆和增幅3.98%,销量和增幅均超过一直处于霸主地位的北汽福田;北汽福田销量35.24万辆,同比下降2.94%,暂时屈居第二位;半年销售超过10万辆的企业,供6家,除东风和北汽福田外,三至六位依次是江淮汽车销售15.71万辆,同比增长7.96%;一汽集团销售15.47万辆,同比下降29.41%;金杯汽车销售12.18万辆,同比增长6.28%;中国重汽销售10.21万辆,同比下降20.89%。
目前纳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商用车企业有81家。前10家企业累计销售155.61万辆,占行业商用车总销量的70.25%;而其他71家企业合计销售只有65.89万辆,不敌东风和北汽福田两家企业的销量,商用车企业间的差距之大显而易见。细看前10家企业的销售增幅,总体出现一涨一跌的波浪态势,真是颇有寓意。真是印证了巴菲特所说的一句名言:当大海退潮的时候,才能看出谁在裸泳。
——重卡市场的风向标作用依然不可低估。1-6月,行业累计生产重卡(含重型货车、重型货车非完整车辆和半挂牵引车)50.50万辆,同比下降12.23%,累计销售54.34万辆,同比下降7.04%。与一季度产销分别增长8.20%和8.40%,形成明显的逆差。
尽管如此,重卡市场的表现,并非“一无是处”。从进一步市场细分看,重型货车整车销售17.70万辆,同比增长26.22%,这个增速令人惊喜。重型货车非完整车辆销售22.88万辆,同比下降5.49%;半挂牵引车销售12.89万辆,同比下降35.13%。显然重卡市场的下滑主要是因为半挂牵引车“拖了后腿”。
而且从重卡销售排名前八位的企业看,有三家企业销售下滑,而五家企业保持了增长态势。前八家企业累计销售接近50万辆,占行业重卡总销量的91.96%。由此可见,重卡市场强强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并没有改变,其在商用车市场的风向标作用仍然值得关注。
——中卡市场的纽带地位不可割断。1-6月,行业累计生产中卡(含中型货车、中型货车非完整车辆)15.26万辆,同比增长2.43%,累计销售15.34万辆,同比增长2.33%。近年来,卡车市场由中型向重、轻两级发展态势一直没有改变。但是中卡作为“起重就轻”的纽带地位自然有其市场存在的价值和缓步的增长空间。
2011年上半年,中卡市场销售第一位的依然东风公司,销售4.68万辆,同比下降2.99%;排名第二位的一汽集团销售2.51万辆,同比增长15.65%;重庆力帆销售1.55万辆,销量排名第三位,同比增长243.20%;第四位庆铃汽车销售1.42万辆,同比增长52.28%;第五位四川南骏销售1.27万辆,同比下降10.88%。前五家企业合计销售10.16万辆,占行业中卡销售总量的66.19%,而东风公司一家的市场份额超过30%。
——轻卡市场北汽福田的霸主地位暂难撼动。1-6月,行业累计生产轻卡(含轻型货车、轻型货车非完整车辆)98.23万辆,同比下降5.06%,累计销售102.26万辆,同比下降4.31%。从销售前五位的情况看,多年雄踞轻卡霸主地位的北汽福田,尽管出现负增长,但其轻卡销量第一的地位暂难撼动。上半年,北汽福田轻卡销售22.37万辆,同比下降7.54%;东风公司排名第二,销售轻卡12.34万辆,同比增长1.15%;江淮汽车排名第三,销售轻卡11.07万辆,同比增长6.81%;金杯汽车排名第四,销售7.20万辆,同比下降1.11%;江铃汽车排名第五,销售7.05万辆,同比增长14.67%。前五家累计销售52.98万辆,占行业轻卡总销量的51.81%。表明轻卡市场的行业集中并不高,尚处于市场纷争时期。
——微卡市场正在发生细微变化。近年来微卡市场悄然而起,其销售的绝对量已经超过中卡市场。1-6月,行业累计生产微卡(含微型货车、微型货车非完整车辆)25.11万辆,同比下降11.01%,累计销售26.43万辆,同比下降7.45%。尽管微卡市场也受到不小的挫折。但微卡市场的微妙变化值得关注。上半年,排名第一的重庆长安销售5.88万辆,同比下降17.30%;而东风公司销售5.57万辆,超过北汽福田和上汽通用五菱,由上年第4位,跃居第二位,同比增长36.07%;北汽福田排名第三位销售4.94万辆,同比增长4.50%;上汽通用五菱销售4.16万辆,同比下降20.27%,由上年的第二位跌落到第四位;哈飞汽车销售2.68万辆,同比下降18.26%,排名第五位。前五家合计销售23.13万辆,占行业微卡总销量的87.5%,市场集中度高于中卡市场和轻卡市场。
——客车细分市场虽有增降,总体依然波澜不惊。1-6月,行业累计生产客车(含客车非完整车辆)22.01万辆,同比增长6.61%,累计销售23.12万辆,同比增长9.73%。
大客市场微量增长。上半年,行业销售大型客车29687辆,同比增长1.65%。销售前五位的企业依次是:郑州宇通销售6181辆,同比下降10.20%;苏州金龙销售4522辆,同比增长8.84%;厦门金龙销售3965辆,同比增长14.07%;厦门金旅销售2363辆,同比增长17.74%;丹东黄海销售1713辆,同比增长13.37%。前五家企业合计销售18744辆,占行业大型客车总销量的63.14%。
中客市场出现下滑。上半年,行业销售中型客车35648辆,同比下降10.89%。销售前五位的企业依次是:郑州宇通销售6610辆,同比下降12.04%;东风公司销售5668辆,同比增长8.92%;苏州金龙销售4408辆,同比增长7.02%;一汽丰田销售3535辆,同比增长109.67%;厦门金龙销售2282辆,同比下降6.40%。前五家企业合计销售22503辆,占行业中型客车总销量的63.13%。
轻客市场增幅明显。上半年,行业销售轻型客车165863辆,同比增长17.23%。销售前五位的企业依次是:金杯汽车销售47343辆,同比增长14.12%;江铃汽车销售29254辆,同比增长19.31%;南汽集团销售23979辆,同比增长31.31%;东风公司销售12417辆,同比增长0.31%;北汽福田销售11631辆,同比下降7.33%。前五家企业合计销售112993辆,占行业中型客车总销量的68.12%。
4、集团竞争呈现强弱分化之势。虽然二季度国内车市呈现异常的下滑之势,导致整个汽车行业上半年“令人多少有些提心吊胆”。但是,各大汽车集团的产销数据看,依然是可圈可点的。特别是上汽集团和东风公司等,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优异的“中考”业绩。其中上汽集团销售198.46万辆,同比增长12.42%;东风公司销售150.53万辆,同比增长12.48%。排名第10位的长城汽车销售23.84万辆,同比增长高达39.93%。
从销量前10位的企业集团看,长安集团和广汽集团出现了负增长,其他集团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值得一提的是,前两年销量一度进入前10位的比亚迪汽车和吉利集团,2011年上半年被挤出十强。由此看出随着集团竞争的加剧,强弱分化之势正在加速。
5、汽车出口依然保持较高增幅。据中汽协会统计的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上半年汽车企业出口38.11万辆,同比增长56.99%。其中5、6月连续创月出口量新高,6月出口量超过8万辆。上半年出口前五名的整车制造企业分别为奇瑞、长安、江淮、长城和东风,出口量分别为7.18万辆、4.52万辆、3.59万辆、3.42万辆和3.12万辆,比同期分别增长88.49%、50.71%、2.57倍、27.07%和38.90%。
总体而言,2011年上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增速锐减,呈现出低迷态势。导致这样略有异常的结果,也不能说完全出乎意料。应该说是综合因素导致的一种加速理性回归。
中国汽车市场波动变化和发展走势,之所以难以精确预测和把握。就在于中国汽车市场依然处于不稳定、不成熟的增长期和调整期。目前中国汽车企业超过100多家,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1912年的水平。美国用来50多年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最终在1970年形成了三大汽车集团。而中国的人口、地域、文化、经济、工业等国情与美国差异较大。汽车工业发展之路也自然具有“中国特色”。因此,未来汽车市场的波动变化也是不可避免。
仅就2011年上半年而言,由于2009年、2010年在优惠政策的刺激下,汽车市场出现了透支性的高速增长,因此,大家都预感2011年会有一个理性回归;由于连续两年中国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由此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更加显现出来,汽车消费政策环境由鼓励转变为限制;宏观的经济环境也不利于汽车消费,紧缩货币金融政策:利率年内连续3次上调至6.56%。通胀居高不下。5月份CPI同比增5.5%,PPI同比增6.8%,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加上日本地震,丰田、本田、日产停产、减产;受日本零部件供应不足影响,在华欧美合资车企受到影响;与此同时,油价上涨、停车费上涨、车船费上调等,使汽车使用成本进一步上升。正是上述诸多因素催生出中国车市上半年如此的变局。
二、未来预测:波诡云谲待后期
上半年,无论结果如何,都已经成为“过去式”,评析过去,目的就在于放眼未来。那么,2011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有降如何发展呢?目前,似乎仍是众说纷纭。
产销保持10%左右的增长。7月4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编著的《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该《报告》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正由高速增长进入理性增长阶段,但今年产销增幅仍将保持在10%左右,高于今年GDP增幅。”预计今年产销将达2000万辆。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表示,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中国汽车产销今年将达到2000万辆,较十年前增长9倍。
倘若是这样的结果,对于汽车企业而言,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能否达到这样的预期呢?不妨在此简单的做一个数学推算。
上半年行业销售总量取整为933万辆,如果要达到2000万辆,下半年销售必须超过1067万辆。这就意味着下半年单月平均销量必须超过178万辆,而上半年月度平均销量为155万辆,平均每月要比上半年提升23万辆的销量,市场压力之巨大、企业资源配置之难、经销商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产销保持5%左右的增长。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市场异变的现实,主动调低了今年的预期,将年初10-15%之间,调整为5%左右。上年度销量为1806万辆,如此推算,全年销量应该是1896万辆。则下半年需要完成销量为963万辆,单月平均销量在160万辆。
根据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认为:下半年汽车消费能力将有所恢复。而且,种种迹象表明下半年有诸多利好因素刺激车市,或为市场带来新机遇。
通行费降低,油价上涨几率较小,有利于降低汽车使用成本。日前,国家五部委联合下文,将用一年时间整顿收费公路,凡是超期收费的公路一律停止。下半年国际油价将保持相对平稳,国内油价虽未实现“全球同步”,但国际油价涨跌已是其重要参考指标;
为达成年度目标,车企调整价格策略,车价或将进一步下滑。日系车近期普遍表示“年初制定的目标不会改变”。日本大地震对于日系车影响逐步减少,本田、丰田以及日产产能正在逐步爬坡,预计在7月底恢复到地震前水平。为追回损失的市场,日系企业已经有所行动。
节能补贴继续执行、新能源车补贴进一步扩大,有利于相关车型的销售。
此外,汽车限购不会扩大。近日,发改委明确表示,北京限购不会取消,但也不会扩大,仅仅局限于北京地区;而广州、深圳、成都等一线城市则将通过其他方式,治理交通拥堵。
正是基于上述利好,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保持5%的增长预期,相对于10%,可能更有把握一些。
能否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呢?上半年中国商用车市场已经出现了负增长。那么,如果下半年商用车市场继续恶化,乘用车市场没有达到预期的话。中国汽车市场或有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风险。
第一、要看六月的销售数据的真实性到底多高。尽管从统计数据看,6月份行业产销均出现反弹。但是也不排除部分企业为了年中数据的好看,向经销商压库的可能性。这样说并非空穴来风,此前行业协会已经通报批评过某企业虚报销量的事实。
第二、要看7月份及三季度的销售走势。从前几年行业月度销售走势曲线分析,7月份往往具有“拐点”效应。其下探或上扬程度,不仅直接影响三季度的走势,而且对下半年的走势具有确定“基调”的作用。2008年遭遇金融的下探、2009、2010政策刺激和诸多利好的上扬都基本上从7月份之后更加明朗化。
第三、要看整个后期的走势。如果7月之后诸多利好拉动整个车市上扬,那么到9、10月份,就会排除零增长或负增长的风险。即便再有所波动,增幅不能达到5%,全年销量如果能够超过1880万辆,增幅也在4%左右。如果下半年依然出现类似4、5月份的异常波动,则零增长或负增长的风险还是存在。但是,即便是这样,从走势曲线分析负增长的幅度也不会太大,不会高出3%。
总之,尽管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充满不确定因素,波诡云谲,变数颇多,但是依然后市可期。汽车企业既不可盲目乐观,更不可过于悲观。上半年表现相对不好的企业,需要反思,而表现相对较好的企业同样也需要反思。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面对格局复杂、竞争激烈、动态多变的中国汽车市场,汽车企业也应当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不僵化、不停滞,不懈怠,顺应大势、奋发有为、力争不断跑赢大市。
作者单位:东风公司运营管理部运营管理与协调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