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商用车行业的隐忧
根据汽车行业专家预测,由于大众此前在华并未涉足商用车领域,而曼公司在华市场份额有限,即便加上斯堪尼亚以及与中国重汽合作生产的汕德品牌重卡,短期内也不会对国内商用车市场格局构成垄断,因此此次反垄断审查很有可能会以通过结束。但有专家提醒,大众收购曼以及后续可能推动的曼与斯堪尼亚整合,对我国商用车行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应该引起业界重视。
谭秀卿指出,近年来全球商用车行业的兼并重组日益频繁,加剧了行业整合力度,特别是一些大型跨国集团通过并购的方式,弥补自身短板,轻松进入某一市场或某一细分领域,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反观我国商用车行业,十多个品牌连年混战,而且还不乏新企业或新品牌进入,企业疲于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暇或是无能力进行持续研发。随着产品技术和排放标准的逐步升级,严峻挑战已开始显现——关键技术被外资掌控,我国商用车企业发展愈发被动。此外,我国企业之间模仿抄袭多、合作精神少,互相拆台多、一致对外少,这些都不利于技术进步和行业长久发展。
在汽车分析师杨再舜看来,在大众的直接主导下,曼和斯堪尼亚今后的在华战略有可能会作出调整。例如,斯堪尼亚一直坚持的在华不设合资厂有可能会改弦易章。在这一背景下,已与福田合资的戴姆勒有可能采取更为激进的市场策略,而迟迟没有找到突破口的沃尔沃,也极有可能以合资姿态重返中国。同时,中国市场的潜力势必也会促使北美商用车巨头加快进入脚步。对于我国商用车企业而言,大众收购曼所带来的隐形压力和挑战,不容小觑。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