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晨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114.HK,以下简称“华晨中国”)再次低价转让75%的股权,引发外界担忧。在中华品牌轿车销量不振的情况下,仅靠资本市场的辗转腾挪,祁玉民还能坚持多久?
不久前,一直有意将华晨纳入自己版图的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在出席某论坛时,也再次表达了广汽通过重组兼并做大做强的强烈意愿。面对频频抛出橄榄枝的广汽集团,华晨这一次是否会动心?
再度剥离
10月18日,华晨中国公告称向第三方出售沈阳晨发汽车零部件公司75%股权,代价为6000万元人民币,完成后公司持股量减至25%,所得款项净额约5960万元,将用作一般营运资金所需。
对于这次股权转让行动,华晨中国在公告中声称:“出售沈阳晨发75%股权符合公司重新专注于轻型客车及宝马轿车业务的公司策略。”
沈阳晨发的主要业务为向“中华”业务提供汽车零部件增值服务,随着上市公司于2009年出售“中华轿车”业务后,零部件业务已非公司核心业务;此外,“中华轿车”面对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给“中华”配套的零部件业务也已连续两年亏损,拖累集团整体纯利。
华晨汽车的相关人士也表示,华晨中国上市公司业务调整是为了更好地专注于主业。
两年前,华晨中国剥离了自主品牌中华轿车业务,整车业务只剩下华晨宝马和金杯轻客两块优质资产。此举大大地改善了华晨中国的报表,并增强了其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
先后两次业务剥离,华晨中国给出的解释基本相同,但在中华轿车业务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业界人士认为,这是华晨汽车暂时放弃中华轿车的表现。
公开资料显示,沈阳晨发成立于2003年6月,是由华晨中国全资筹建的外商独资企业。主要从事汽车发动机相关零部件的研发、生产装配及销售工作。公司有两条设计年产量5万台/套的发动机生产装配线,两条华晨1.8T发动机主要零部件机加工生产线。“按照中华轿车的市场表现以及华晨汽车‘十二五’规划,今后应该是华晨加大关键零部件开发、提升技术实力的阶段,这时候却把旗下最主要的零部件公司转手他人,表明华晨自己对中华轿车业务都不抱信心、不准备大投入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师表示。
在分析师们看来,华晨此时出售沈阳晨发,主要目的是改善华晨中国的财务报表。虽然在剥离中华轿车业务后,华晨中国的报表大为改观,但其近两年的业绩呈下降趋势,资金依然吃紧。
其中,为中华轿车配套的零部件公司是拖累之一。根据公告,沈阳晨发去年及今年截至6月30日分别亏损59万元及440.6万元,亏损有扩大趋势。华晨中国2009年至2011年的中报显示,对应时期内公司的总收入分别为53.98亿元、51.19亿元和31.67亿元,逐年下降趋势明显。
前途未卜
尽管外界对于华晨汽车发展前景颇多质疑,但在前不久中华H530的上市活动上,祁玉民还表示要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十二五”期末,中华轿车要进入自主品牌第一阵营。他甚至表示,中华轿车可以再亏10年,目前正在做中华轿车的10年规划。
但在业界看来,祁玉民的这番表态更多的是在为销售团队以及经销商打气。从近期华晨旗下企业的投资来看,华晨汽车更想从自主品牌轿车以外的领域获得回报。
今年,华晨与丰田、奥地利路易公司成立专用车合资工厂,并计划在全国建立30个专用车生产基地等项目,成为未来世界最大规模的专用车基地;此外,华晨旗下三个上市公司都在做多元化业务,在内蒙与辽宁建立7个发电厂。
自2009年从国家开发银行短期融资20亿元,今年3月与渤海银行签订30亿元的融资大单后,祁玉民一直对外宣称华晨发展“不差钱”,并称发展其他业务将来能够反哺自主品牌轿车业务。
但眼下,新投入项目已经占用不少资金,盈利尚需时日,留给自主品牌轿车资金并不充裕。
而华晨一直引以为傲的轻客业务,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外加频繁换帅,市场优势地位也受到挑战。惟一盈利前景明确向好的,只有其与宝马的合资公司华晨宝马。
在主业前途不明朗的情况下,华晨的融资渠道并不畅通,今后的融资能力也十分有限,投巨资发展自主品牌轿车很可能成为口头承诺。
在一些业界分析师看来,华晨汽车真正的出路就是重组。“对于华晨汽车,比较好的选择,是趁着金杯轻客业务尚可、中华轿车底子还有的情况,尽快找一个好的买家,傍个好靠山,就靠自己单打独斗,资金缺乏,技术难以提升,以后日子会更艰难。”上述分析师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在2011全球汽车论坛上,广汽集团张房有表示要通过重组兼并做大做强。而近年来,广汽集团高层都在不同场合表示过兼并重组的意愿,且一直都对华晨汽车“青睐有加”。
前几年中华轿车业绩尚好时,不管是祁玉民本人,还是华晨汽车高管,都是业内会议、论坛上的活跃人物,而今,随着中华轿车在市场上表现惨淡,华晨系领导也淡出了业界视线。
这一次,祁玉民会认真考虑广汽抛来的绣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