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价格:8.98——10.38万
小改款之后的伊兰特通过在前杠上的包围线和发动机舱盖上筋线的修饰,呈现出更加清秀、年轻的视觉效果。和腾翼C50大气稳重的正面形象相比,伊兰特更加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观点。
伊兰特的侧面形象除了更有力量感的五幅式轮毂之外,和老款的伊兰特相比基本上没有变化,这方面就不如腾翼C50的侧面更加富有动感。而伊兰特的背影通过LED尾灯和富有变化的后杠,让伊兰特的尾部造型和正面形象比较呼应。总体看伊兰特属于有些时尚色彩的老战士,和腾翼C50那种大气舒展的商务作风稍有不同。
伊兰特的改款主要是针对于外形,内饰和老款的伊兰特基本保持一致,简洁方便的使用效果很适合注重实用性的消费者。细节做工依然保持了合资品牌的一贯标准,受制于版本的老化,伊兰特的内饰风格稍显老旧,已经不能和腾翼C50相抗衡了。
伊兰特2610毫米的轴距让后排乘客也能拥有较为宽敞的乘坐空间,但是后排座椅的形状不太适合三人乘坐,而且连可以调节的后排头枕也没有提供,这方面伊兰特更像是一辆皮实耐用的代步车,而腾翼C50更像是一个移动商务会所。
虽然伊兰特版本不够新,但是像四轮盘刹、全尺寸备胎、双安全气囊、ABS、两向调节方向盘、六喇叭单碟CD、四门电动窗和电动后视镜都是全系标配,对于一辆合资品牌而且空间不小的1.6升轿车而言,7万多元的提车价和这样的配置倒也能接受。当然和配置非常丰富的腾翼C50相比,伊兰特这方面已经没有可比性了。
伊兰特的1.6升发动机具备了气门控制技术,112PS和145Nm的动力储备对于家用已经足够了,而且这台发动机的保养费用也不高,与之搭配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和4速自动变速箱。手动挡的伊兰特在工信部综合油耗为7.3升,和1.5T的手动挡腾翼C50在工信部公布的6.9升相比,伊兰特在动力系统的弱势比较明显。自主品牌在核心零部件的进步值得肯定。
小结:伊兰特的优势在于皮实耐用、空间和动力够用、保有量大、保养费用不高,所以虽然在款型上、动力系统、配置以及安全防护性能上都不如腾翼C50出色,但是依然能够取得月销万台的好成绩。品牌和口碑是主要原因。
总结:本文中的几个竞争对手都是售价在7-10万之间的三厢车,有的是凭借着皮实耐用保养低廉来赢得消费者的心,有的是凭借超低的油耗和超大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优势,有的和腾翼C50一样,都是靠款型新、配置高、做工细来打天下,而腾翼C50除了拥有上述车型的优点之外,动力系统是本文中最为强劲的,我们也希望腾翼C50能够借助着哈弗系列和腾翼C30的热销取得开门红。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上一页]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