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汽车频道 > 专题 > 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特别峰会 > 最新报道 |
【编者按】:“当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完成跑马圈地,不断下探产品线之际,如何让世界在知道奔驰、宝马的同时,也应该知道中国的汽车品牌”;“品牌这条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目前中国自主品牌仍然游走于中低端市场,如何完成品牌提升”;“在中国汽车大而不强的现实背景下,中国汽车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转换”……2011年10月30日至11月5日,在云南丽江哈巴雪山举行的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第二届特别峰会上,与会专家、企业营销老总和经销商集团负责人就上述焦点问题展开激烈争辩。以下是重庆长安汽车国际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惟的精彩观点。
谈到耐得住寂寞二十年,可能要工善其利,就是耐得住寂寞的同时,要积极备战。有了品质,才有品牌。而品质这一块,一个是技术的先进性,还有一个是上游链条。
搜狐汽车:之前中国汽车界有一句话,叫“耐住寂寞二十年”,当时引起了很多争议,现在看来似乎有它的正确性。中国是一个汽车大国,但是中国的汽车品牌在世界上并没有很多大品牌。在品牌建设方面,您有什么想法?
王惟:中国汽车走到关键一步,首先规模形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企业现在应该眼光更远,更高。中国毕竟全球汽车市场中的一部分,占一定比例。作为中国自主品牌来讲,要面向全世界,除了现在出现一定的产销平衡,或者产能进一步扩张,还是要着眼于向外部市场寻求更大的空间。汽车品牌只有在中国卖得好,才能在全球卖得好,才叫一流的汽车企业,一流的品牌。
刚才谈到耐得住寂寞二十年,可能要工善其利,就是耐得住寂寞的同时,要积极备战。我们做汽车,从全球来看,核心就是品质,有了品质才有品牌。而品质这一块,一个是技术的先进性,还有一个是上游链条。对于上游汽车零部件方面,紧密的强强联合,或影响或掌控。目前来看,自主品牌遇到的问题可能就是走向国外的时候才发现过去的总体思想比较单一,只有整车贸易出口还可以。但是现在要走向全球,必须要在海外建工厂,甚至要投资。然后怎样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壮大,我觉得韩国也好,日本也好,都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搜狐汽车:为什么必须要在海外建厂,而不是出口,有太多关税壁垒吗?
王惟:我们讲的关税壁垒,还有非关税壁垒,还有技术壁垒。非关税壁垒,指国外一些政策会限制你的行为。比如前年俄罗斯就针对不在当地建厂,KD拿不到一定比例的这些车,除了关税以外,另外增加五千欧的每台车这样的特别消费税。这样价格就没有竞争力了。
技术壁垒更多指技术标准,国外的技术标准普遍都很高,不是我们传统概念的中国车拿出去就可以销售,往往现在全球基本上越来越多国家采用以欧洲为代表的欧标,标准都很高。中国的汽车,特别是主流车型,乘用车一出去,比如你竞争对手,就是美国、韩国、日本。在中国可能还有一些自主品牌的相互竞争,在国外没有自主品牌相互竞争的概念。
刚才那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大家都准备好就用不着二十年。如果真没准备好,二十年,三十年也是有可能的。我觉得那句话,要怎么以积极的意义来看,国际这条路非常艰难,难度系数比较大,要有心理准备,如果准备得好,我们会走得更快。从现在发展趋势来看,也需要我们走得更快,要加强加快我们的产业链的一些准备,加强质量的提升,加强我们向日韩学习,走向海外的经验。
搜狐汽车:现在长安在海外建厂的情况怎么样?
王惟:我们过去建了几个点。主要还是商用车这一块,商用车在海外的市场是小众市场。有一定的价格成本优势,所以说我们每年的商用车在海外还是有一定销量。
搜狐汽车:是不是因为商用车的竞争没有乘用车那么激烈?
王惟:对,就是一个小众市场。现在我们在调整,争取到未来建成我们的据点,就是我们所能掌控、主导的一个据点。过去我们的思路,就卖一个车,你愿意建KD工厂我就给你建。但是现在我们可能要更多的以我为主,主导海外业务,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海外战略的顺利实施。
搜狐汽车:下一步据点会大概分布在哪些地域?
王惟:我们前期可能更多的是在东南亚、南美、非洲、多联体俄罗斯,接下来考虑进入欧洲、美国。我们这次在法兰克福亮相了一款中级车叫EADO,中文名叫逸动,实际上传递了一个信号,我们准备进入欧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