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相比重型物流车的“大跳水”,包括轻卡、轻客以及皮卡在内的轻型物流车市场,则度过了“痛并快乐着”的一年。而之所以如此定义,就是因为各细分车型的市场表现有好有坏,可算喜忧参半。
值此年终岁尾之际,记者针对上述车型的市场表现,稍做了盘点。
轻卡跌跌撞撞
2011年,是近十年来轻卡市场首次出现下滑的年份。1~10月,轻卡销量为159万辆,同比累计下降5.72%。期间,除1、2月份正增长外,其余月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5、6、7三个月份,下滑幅度皆超10%,令业内人士倍感“惊悚”。
对此,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公司市场策略部业务主管台建宏认为,“原因是较为复杂的”。包括原材料价格攀升、油价高企、去年运力过剩对新车销售产生不利影响等诸多因素,全都不可忽略。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去年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等政策即将退出,透支了部分消费,使得今年市场遭遇了一番痛楚;油耗准入政策执行与生产一致性的“矛盾”,库存过大与新增需求下降的双重压力,也迫使轻卡走向低迷成为一种必然。
回顾今年以来各大轻卡生产企业的表现(皮卡销量包含在轻卡整体销量之内),福田、东风、江淮位居1~10月轻卡销量榜的前三位。特别是福田,前十个月销量超过37.29万辆,市场占有率超20%;东风和江淮,销量排名虽落后福田,但市场占有率则实现正增长。其他企业中,长城和庆铃增幅较大,一汽和凯马降幅最大。
再从产品结构看,固有市场结构相对稳定,仍以低端产品为主,高端轻卡开始呈现较快增长势头。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低端轻卡销量占总量的60%,中端产品占到26.7%,高端轻卡比例提升至13.3%,比去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
概括来讲,2011年轻卡市场的特点,台建宏总结为以下五点:市场结构不断变化,消费需求呈多元化;技术持续升级,高端轻卡竞争优势明显;特种车或专业用途车辆,市场份额和容量快速增长;轻卡配置加强,品质提升较快;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较大,轻卡价格均未作出太大调整,以及企业利润严重下滑。
皮卡稳稳当当
皮卡市场,可谓是2011年表现较为抢眼的一个细分领域。特别是在轻卡整体销售锐减之际,皮卡市场的稳步增长,也实现了这一“非主流”车型的“快乐2011”。
今年1~10月,全国累计销售皮卡32.63万辆,同比增长7.9%。其中,长城风骏以累计销售10.06万辆,占据30.8%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达到22.0%。
而除了传统品牌与车型,不少企业也看中了皮卡产品的多用途特性,纷纷推出新车。其中,一汽和福田就动作较大。前者在今年举行了多场活动,大力推介新品一汽通用坤程皮卡;后者则推出了战略产品拓陆者,并制定了相应的销售目标。
那么,为何市场突然如此青睐皮卡?
首先从皮卡自身的特点来说,其可以兼顾轿车的速度、舒适、安全、操控等性能,又有良好的通过性和承载性;还能够拉载货物,在城市配送和城乡市场,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其次,近年的市场环境,也赋予了皮卡敦实的发展后劲。尤其2009年受国家经济振兴政策、汽车产业优惠政策以及燃油政策的刺激,皮卡销量得以稳步增长。并且,参照国外经验,未来国内皮卡增长潜力依然巨大,高端皮卡车型,单品利润很大,发展势头极为看好。
只是,皮卡要想进一步发展,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国内营销公司市场部营销策略经理宋立兵认为,还须关注如下三点:一是行业“新兵”——不论是新企业,还是新车型,可能会面临更多市场挑战;二是未来低端市场需求虽然旺盛,但高端化却是行业发展大势,因此企业必须做好产品、服务的升级准备;三是很多城市对皮卡的“限行令”依然存在,制约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政策应该尽快“放行”。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