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中国入世谈判时最担心的产业之一是汽车业;10年后,发展最快、面貌改变最大的产业还是汽车业。
站在入世1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回望10年来汽车行业走过的风雨历程,难免产生厚重的历史感。尤其是对商用车行业来说,由一潭死水变成涓涓细流,进而凝聚成大江、大河浸润了国内外市场——这10年的市场变迁,造就了一个挺起民族脊梁的行业,成就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用车企。
激发活力 创新前行
2011年,商用车行业的转折年。这一年,利好政策退市、严控政策出台;这一年,被提前消费的市场需求开始萎缩;这一年,各细分车型的市场表现差异明显……
然而,不管如何审视2011年、如何预判2012年,商用车企业的信心从未动摇。近日来,各卡车企业陆续召开商务年会,虽说盘点业绩时有喜有忧,但对于未来的发展都持有近乎一致的观点:调整过后,必将再度辉煌。
这和10年前有着何其大的反差。“那时候缺重少轻,产品种类单一,纵然也有用户哄抢购车的场面,更多的还是反映出竞争力、生命力的不足。”某业内专家分析道。而今这一局面大为改观。入世,不仅打破了政策坚冰,激发了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还让商用车企业看到了更高平台上的竞争,促使着它们不断前行。
历经10年发展,在目前国内商用车市场上,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5%以上。与此同时,行业格局基本稳定,卡车企业中的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福田欧曼等;客车企业中的宇通客车、苏州金龙、大金龙、厦门金旅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中的潍柴、玉柴、法士特等,都具备了不弱于跨国巨头的研发、生产、营销能力。
“从整体看,商用车行业仍会向上发展。”上述业内专家表示:“现在商用车企业经得住风雨,市场起伏很难带来硬伤。”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