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为王 进军海外
入世还给国内商用车行业带来了更宽阔的视野,以及更广阔的雄心。2011年,国内市场增幅有所减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低迷了两年的海外市场适时爆发,不仅弥补了商用车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损失”,而且还给部分企业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和欧美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产品性能、服务能力上还有一定的差距。”某客车企业负责人认为,现在进入欧美市场的时机还不太成熟,但不要着急,国内商用车企业早晚会超越它们。
2000年,我国汽车出口仅1.5万辆,出口额20亿美元;到了2010年,汽车出口超过56万辆,出口额达518.37亿美元,10年平均增速为28%。而商用车在出口量、出口金额上的贡献度众所周知。可以说,中国汽车出口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的增长,是因为国内商用车企业的贡献。同时,在欠发达地区站稳脚跟的国内商用车企业,目前正在强势进入欧美等发达地区。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跨国企业对待国内市场、国内企业的态度的转变。从主动谋求合作还被挑三拣四,到挺起腰板平等对话,国内商用车企业用实力赢得尊重,而非一味地用市场换技术。“入世10年来,国内商用车企业做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坚守住了市场。也许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但这10年让商用车企业学会了竞争与生存。”上述业内专家认为。
不惧开放 不畏竞争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2011年应该也不例外。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中流砥柱,商用车行业自然不甘落后。未来汽车产业的全球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以节能与新能源为方向的新一轮产业竞争将全面展开。此外,随着市场细分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对商用车企业的市场反应、产品供给、服务保障等能力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
尽管未来10年不可能再复制入世10年的辉煌,但商用车企业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走向不会改变。“国内商用车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上述业内专家进一步阐述道:“商用车企业不惧怕开放,更不畏惧竞争。相较于自主品牌的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已经撑起一片自强的天空,找到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方式。”
“站在入世10年的背景下,看待2011年商用车市场的跌宕起伏,就会发现国内商用车行业真的强盛起来了。对于未来,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实现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进而实现‘大而强’之梦。”上述业内专家表示。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