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豪华车市场,奥迪、宝马、奔驰三大德系豪华车品牌凭借着深厚的底蕴、过硬的产品、领先的销量以及强大的渠道,成为豪车阵营中领跑的“三驾马车”。为了争夺豪门第一的“宝座”,三大德系品牌多年来你追我赶难分高下,“三国杀”战局不断升温,成为信息时报全新品牌栏目《竞技场》当之无愧的首期主角。目前来说,奥迪是在华销量最大的豪华车品牌,但除了销售力,品牌力和营销力也非常重要。信息时报四位专业记者将从品牌、产品、销量和渠道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帮助消费者找到中国车市的第一豪车。
第一轮PK 品牌亮相
底蕴深厚但品牌框架待完善
豪车三强中,奔驰最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坐奔驰,开宝马”,妇孺皆知。奔驰进入中国以来,保持高速增长。
宝马在华品牌框架最为清晰,即“悦”,展开为“宝马之悦”,强调用车愉悦性,包括操控性、豪华感、舒适感、年轻化等。奥迪也有一明确品牌框架,即“官车”,虽然没有明确抛出,但在消费者中口口相传,发展至今转化为稳重、气派、科技的整体形象。三强,唯独奔驰没有品牌框架,此前由于存在两个渠道,一方强调年轻,另外一方则主打运动,非但不能形成合力,偶尔还互相拆台。结果消费者都认识奔驰,但不能清晰说出奔驰的特点,对品牌认知存在模糊感。
12月中旬,北京奔驰销售有限公司成立,摆在新公司面前最首要的任务是,统一品牌形象。
“……我是刘翔,为‘悦’全力以赴!”。这是宝马2012奥运传播战役中的一部分。早在2010年,宝马中国就与中国奥委会正式签约,宝马希望通过全力助推中国奥运事业以及支持中国运动员,将“宝马之悦”与奥林匹克精神有效匹配,深入到中国受众心里。
宝马轿车主打动力性和操控性,与“悦”理念相得益彰。不过,宝马也需要小心在品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潜在危险”,比如前些年宝马在华曾陷入“彩票门”、“撞人案”等舆论漩涡,车主也偶尔与暴发户、不负责任等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
第一“官车”遇到成长烦恼
“官车”的定位使得奥迪在中国市场一路飞驰,曾也让奔驰、宝马追悔莫及。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A1、Q3等小型车到高端运动车型RS战略引入,奥迪正在颠覆自90年代以来“厚重沉稳”的品牌形象,逐渐走向年轻。
奥迪早前的成功,得益于体制,成为了公务车市场的第一品牌。这种历史的情结和现实的需求,使奥迪品牌落地中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与市场无缝对接。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奥迪品牌被固化成具有厚重感的官车。,导致一些潜在年轻客户流失。在国内的奥迪客户比例中,公务用车已由早年的30%降至20%以下,“官车”市场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
考核评语
“坐奔驰,开宝马”,两者的品牌影响力长期以来一直旗鼓相当。宝马以独到的纯粹驾驭乐趣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在全球范围之内推广“Joy”品牌形象,落地到中国则为“悦”,借力奥运提升品牌形象;奔驰两套班子两个渠道的内讧拖累了其战略推进,但作为汽车的发明者,对车辆设计和制造有着独到的见解,渠道整合也在日前落下帷幕,明年有望以崭新形象出现。
奥迪的四环logo象征着奥迪、霍希、漫游者和dkw四家汽车公司的汽车联盟,早年曾被收归于奔驰旗下,由于合作不畅最终离婚,最后被德国大众收编。奥迪长期以来一直在追赶,继而产生其“进取”的品牌价值核心;背倚大众,凸显科技魅力的同时,大幅缩减研发成本,正朝豪华车中的“大众”车这一目标迈进。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