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搜狐汽车:2012年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6万辆,实现了销量目标,但相比于北汽集团170.1万辆的销售,只占其全年销量的1/25。您怎么评价北汽去年的销售情况?
刘宇:去年北汽自主总量将近6.7万辆,其中轿车2万辆,微车将近4万7千辆,集团的汽车销量是170万辆,中国汽车市场是2000万辆。按照2000万辆分之6.7万辆,这是非常小的数字,但我觉得要怎么看这个数字。
去年是北汽股份的自主元年,我们的微车在国内行业中排名第二,微车在2011年上市,去年卖了一整年,累计下来有4.7万辆,前面有五菱、东风、长安一些前辈,我们就一个产品,别的企业都是十来个、七八个产品。在零起步的基础上全年有将近五万辆的销售,我们内部是非常满意的。
在轿车板块,我们去年有两万辆零一点,2012年3月19号上市,陆陆续续发车,初期产量不高,到去年年底月销量有近四千台。在A0级两厢市场,合资、自主的竞争车型有20多个,其中销量最高的是POLO、名爵、晶锐,我们的车也能摸到月销4000辆的门槛,应该说超越了很多合资企业的产品。这样来看,我们的进步速度很快。
搜狐汽车:您的最新职务是北汽销售公司总经理,您之前是销售公司副总,可能辅助性的和具体执行类的工作做得更多,在大家都在谈论车市“微增长”的情况下,您作为销售公司的直接负责人,压力大吗?
刘宇:从市场来看,竞争一直客观存在,不管市场正增长还是负增长。
北汽集团的第一个轿车合资企业北京现代也是从2002年开始“零起步”,去挑战成形的汽车市场,最后通过竞争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关注和推荐。不管处于什么市场,一个新建立的后进品牌,最起码你不要怕竞争,要向前辈学习。
另外,充分发挥好后发优势,吸取前辈们走过的经验,学习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就个人而言,一直在这个团队当中,配合董总共同开拓市场运营业务,对公司上下的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个人压力还行,这需要摆正一个心态。
搜狐汽车:可能外界会觉得董海洋完成了北汽自主队伍的组建以及其他前期的准备工作,但在绅宝快上市的时候调理了原有岗位,这样一来是否会对新车的销售产生一些影响,可能这些外界评价对你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您觉得需要怎么去说服外界?
刘宇:董总的职务调整,我想是与整个北汽集团的需求相适应的,集团基于对全球战略的一种考虑急需董总。
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跟董总在一起三年,包括绅宝所有的策划、准备,包括下一阶段的工作都做了详细的准备,整只队伍通过两、三年的磨炼也都已经都上了正道,很成熟。
搜狐汽车:您提到“后发优势”,北汽的后发优势是什么?
刘宇:北汽是国内大的汽车集团里最后一个搞自主乘用车的,我们尝试着去学习其它成功企业的产品设计、定制、生产或者跟消费者的沟通、营销之道。我们发现,很多成功的企业更致力于踏踏实实做产品,车这个东西不是时装或者一个东西,靠外在的东西来决定,从消费层面更多还是还原到驾乘工具上。
我们从第一个微车开始,“威旺”306给消费者形成的印象是,品质过硬、实惠、空间大,能够满足工作,宜商宜家的用途,创业的好伙伴。“小E”也是,外观符合市场需求,底盘要做扎实,很多车国内车企对整车底盘的调教还是欠缺经验,我们请国际上最好的公司“米拉”和“莲花”来提供服务,我们再按照调教完的结果进行生产。
我们感觉到北汽学到了如何做得更踏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