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的奠基人是饶斌同志,但重型汽车如果没有方老坚持的那5年,也不会有后面的发展。所以说,他不愧为重型汽车奠基人。
吴庆时: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 |
方老曾担任过重型汽车联营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我主要回忆这一段。
重汽就是原来的三汽,三汽计划规模非常大,把外国汽车厂都吓得瞪眼睛.后来三汽不搞了,把老厂联合起来搞技术改造。1982年我从二汽(现在的东风汽车集团公司)调到重型汽车联营公司,分管规划和外事,主要就是斯泰尔项目。我在方老直接领导下干了3年多,1985年底调任中汽公司。
斯太尔项目方老功不可没。项目1979年立项时,全国汽车工业格局是"缺重少轻"。缺到什么程度?济汽重型汽车年产量3300辆,川汽和陕汽主要搞军车,军车有时有订货,有时没订货,一批订出去几百辆,刚好够吃饭。
济汽模仿斯柯达,搞老黄河,用手工敲打的驾驶室有的地方就像老太太脸上的皱纹,但市场上照样抢,还买不到。我记得河南南阳汽车厂全手工敲出来的黄河驾驶室卖到2000块钱.农民开着拖拉机去买!缺到这种程度了。
斯太尔项目直到1983年才签下来,本来1981年时就已经确定了。大家可能会想,既然国务院定了项目,那就赶快建吧。但计划经济时期不是这么回事,你还要去跑项目。如果归中汽公司一家管还好说,上面还有各部委,特别是国家计委,今天出个题目,你就得赶快去论证;明天某个领导换了,就给你撂一边了,你就得赶紧去打听谁管,然后去磕头;后天哪怕一个处长一换,就可能搁几个月。
所以那时,方老主要领着我们这帮人"跑部前进",争取赶快批准项目。你可以想像,从1979年到1983年,5年多时间,方老就这样坚持不懈。他常在北京跑,还有人说闲话:"济南坚苦,他不愿待,老跑北京。"
告状告到部长那里。方老听后,一笑置之:"不理他们。咱们不把斯泰尔项目跑下来,还要重型汽车联营公司干啥?".
跑到1983年9月时,有种声音突然冒出来:"奔驰汽车公司这个世界名牌我们为什么不引进,斯太尔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奥地利小品牌?"这个意见从下往上,一直反映到国家计委那里。
方老曾有句名言,"越是外行越大胆",外行有时候领导内行,你没办法。但掌权的人他就听这些,就不批你的项目!不批怎么办?只好由中汽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张存道带队,邀请国家计委的一个局长参加,分别到奔驰和斯太尔洽谈,再做比较。
那次方老没去,我们出行前,方老找我面授机宜。他说,老吴啊,这次无论如何咱们得争取上面定案。(项目)已经5年了,拖不起了。我说,好。但心里知道这个任务不轻松。
我们第一站先到德国奔驰公司。奔驰是大公司,往会议室一坐,每人面前放了一大堆资料,技术方案、合作方案全有,都是硬皮的,里面的彩色照片漂亮极了。会议一开始对方就提出来:合资不谈,引进技术可以,但有个条件,你要买我4万辆重型汽车。那时一辆不同型号的重型汽车售价1万多美元,4万辆就是4亿多美元。我昨天查了一下,1979年我国外汇储备是144.76亿美元,今年达到3万亿美元,那时穷得可怜。
能不能少点?我们问奔驰公司代表。少了免谈。一点余地都没有。
第一天谈完回到旅馆,国家计委的局长就说了,这个事根本不可能,(奔驰)不用考虑了。
我一下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回来我向方老汇报,"我向你交差.是奔驰自己把自己排除了。"
然后我们到斯泰尔。斯泰尔很想做成这笔买卖,谈的条件比较实事求是,除了收入门费,只要在生产过程中给他提成多少即可。谈成后,1983年12月双方在人民大会堂签字。
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说明方老心中非常清楚..既然说服国家计委有难度,那就通过考察让奔驰出局。
方老对技术问题也很认真.签约前,大概是1983年9月,斯太尔送来很厚的一本技术建议书,当时王汝湜也上任了,我们几位负责人坐在一起看。建议书是英文版本,一个中文也没有。方老是老干部,他也在看。突然他问我"SPECIFICATION是什么意思?"。"规范,规格"。我回答。这很出乎我意料,那么厚一本资料,他就单找出了技术规格这一段,很不简单。所以不管是斯太尔项目,还是其他,方老对产品型号和条件都很懂,你唬不住他。大家对他都很服气。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