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中国电动车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丰田仍计划将普锐斯作为混合动力的突破口,在日益激烈的新一代“绿色”能源战中获取有利局势。
5月24日,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内山田竹志专程飞赴北京,详细阐述了丰田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战略,并为最新一代普锐斯在华实现国产前,解开普锐斯的技术纠结。
作为开发第一代普锐斯的总工程师,内山田在丰田内部素有“普锐斯之父”之称,在他看来,普锐斯诞生以来,全球累计销售已经超过300万辆,而中国是日本以外第一个实现普锐斯混合动力车先期生产的国家,因此丰田将致力于提升在中国销售的市场表现,尽快将测试阶段的插电式普锐斯实现量产并引入中国市场。
事实上,自普锐斯诞生以来,全球累计销售已经超过300万辆。然而在第二代普瑞斯进入中国国产后,由于价格丰田普锐斯的销售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业绩。对此,内山田认为,由于普锐斯很多零部件还需要从日本引进,因此价格难以降低,对此,丰田已经意识到了普锐斯的销售短板,在第三代普锐斯上,通过提升零部件先期采购的国产化,降低终端的销售价格。
据了解,搭载丰田第三代油电混合动力技术THS的普锐斯已经计划年底前在一汽丰田长春工厂驶下生产线。
据内山田透露,按照规划,通过车身的变化,普锐斯未来会有很多衍生的产品投入到市场推广。
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推出了混合动力以及低价车型,内山田并不担心丰田的优势将会减少。相反,他相信丰田在混合动力上已经通过提早量产积累了足够多的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竞争力。
内山田认为,相比竞争对手的新能源车型,普锐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可以以相对低的成本实现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