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汽车频道 > 专题 > 2011商用车发展交流研讨会 |
二、营运车辆油耗管理政策。
大家如果作为客车、货车生产企业,当然都知道了管理的政策,管理的政策从09年10月份交通部在北京开了宣贯会,交通部又组织了几次大型的宣贯会,分别在国内几个不同的片区开了执行部令宣贯会,在11号部令里面提到了哪些车子属于营运车、油耗准入制度管理的范畴?当然到现在为止,有些地区在执行交通部的部令的时候还不是太准确。11号部令规定了进入营运市场的,从事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车辆,首先是客运货运的车辆,同时是以汽油或者是柴油为单一燃料的,混合燃料的不算,电动车不算,单独就是汽油车或者柴油车,而且是三吨半以上,三吨半以上到49吨范围以内的,大件运输不算,3吨半以下的不算,一些抓也作业类车不算,比如说油田车、沙漠车、起动机等等。比如清障车可以把车放在平板上,这个车压做油耗时间,直接拖拽的不算。这个里面11号部令没有说那么细,执行过程中,我们节能中心的网站有一个哪些车子算或者哪些车子不算的部令。城市客车也不在油耗准入范围之内,大家提出来了,城市客车从交通部发的公告来看,有个别的城市的公交车确实也上了公告了,这是非常个别的现象,我们不鼓励,让这些企业去申报油耗,你生产的城市公交车没必要去申报油耗,因为城市公交车的油耗有计划正在制定标准。城市公交车这一块也划归交通部,交通部也有计划制定城市公交车的油耗标准。
有些企业讲城市公交车几乎不在城市跑,城市间几十公里在高速上跑,我们就要求你这个公交车就不能有站立席,都是坐席。从我们掌握的政策就是按照有没有坐立席来区别的。
在部令里面规定了各级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因为搞油耗是整个系统工程,不是我们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说了算的。首先,交通运输部把这项工作应该说是告知了全国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检测部门,大家都知道交通部认定了14家检测机构,可以做油耗检测试验,它有资格做油耗试验,14家检测机构,它也是动态管理。如果检测机构弄虚作假,或者他违规了,随时交通部要清理,如果有的检测机构觉得有条件能够满足交通部的油耗条件,他随时可以跟交通部提请,对于检测机构是动态管理。
我们交通部的节能中心,它是负责油耗准入具体工作,对于交通部是技术支持单位,它受理各个厂家提出的油耗申请,开展技术审查,受理检测机构的申请,刚才我说14家检测机构,也是被我们节能中心开始对他们进行现场的审查,然后一些现场试验,对他们进行现场的评定。
这在今年的4月份,交通部是对全国14家检测机构随机抽样,超过那么几家检测机构,看一看他们的工作质量,对于油耗试验的工作质量什么情况,这也是由节能中心配合做的这些工作。同时这个节能中心还负责跟踪这项标准,这两项油耗标准,这两项油耗标准将来的修订也是由节能中心负责。
在部令23条规定车辆生产企业对购车客户要具有车辆燃料消耗量告知义务,大家知道部令里面有一个表,这个表由企业填写,干什么使,他主要在你们车辆销售的时候,对于用户买你的车的用户要有一个提示作用,什么水平应该告知用户,由用户自行确定。这项制度有些企业执行非常好,有些企业就有些含糊了。交通部公布的达标车型按照配置来的,这些都需要企业严格执行这项政策。不然的话,用户买了车以后办营运证的时候就有麻烦,他认为买的车是交通部公布的达标车型,结果完全不一样,这样他是办不到营运证的。
24条规定了要对交通部发布的这些达标车型要进行核查,核查内容并不多,这些尺寸和质量参数,有些企业在里面刚才说的做的非常规范,给用户造成了很大困难。各地执行部令的时候,正掌握的不是很准确,有的地方稍稍延搁了一些,有的地方没有严格执行,这种情况都存在。
交通部主要给各个汽车厂传递一个信息,什么信息?大家可能也有体会了,希望通过油耗准入的政策清理一下自己的产品,当然在发改委的公告那个里面比如汽车作为发动机,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相差20%,你都把发动机的型号写在里面,对于油耗准入提出来希望企业对咱们配置的这些动力组成要进行疏理一下,有的企业十台二十台的发动机型号都有,希望疏理一下,减少一些配置。从大的运输公司来讲,他作为汽车,他的运输工具配置来讲,也不是万国车,他几乎就是一个汽车厂或者两三个汽车厂,就那么几款车,要求配置也不是很多。有的企业说我这个车子卖到全国,全国有不同的要求,这种情况,我们要这么讲,用户需求是一方面,政府的要求你应该要满足。大家知道做一台车子油耗要花很多钱,通过油耗清理一下自己的产品,对咱们企业也是有益的。咱们国家汽车改装厂确实不少,咱们需要的这些运输车,我指的运输类的车子,不是专项作业车。运输类的车子,也就那么几种,几个品牌,几种车子。现在第一步,交通部在搞油耗准入政策,接下来还有其他的政策要推出。主要是提高运输效率,减少内耗,围绕这些方面推出一些政策。
三、营运车辆油耗发展动向。
到今年6月,节能中心已经收到油耗达标车型的申请,3万多了,将近4万了。当然我这里面主要3万多按交通部的公告要求,是按照配置来的。这一个型号可能有多种配置,这多种配置,我们要求你比如说不同的发动机,每一款发动机你都要做油耗试验,不同的发动机就多了不同的配置,我说的数量按照配置来的。交通部已经公告了13批的油耗,总数是2万多了。
关心油耗准入在交通部节能中心的网站上,能够看到《关于达标车型变更和视同的判定方法》,我们经过和交通部主管部门经过几轮讨论才定下来判定方法,有的人说严,有的人说还放得不够,各种要求不同。对于企业来讲他们觉得还是太严格。对于主管部门来讲,他们觉得太松了,我们只能在严和松当中互相平衡。我们的主导意见,尽量减少一些配置,尽量使企业减少一些油耗试验。比如说不同的驾驶室有高顶的半高顶和平顶的,我们只要求做高顶的油耗试验,其他的就不用做了。对于总成,同样配置,动力总成不变的,你拿迎风面积最大的车做了试验,其他的车不用做试验了,就视同。尽量减少企业做一些油耗试验,报最大的就行了。这里面有具体的规定,我们希望在座的企业对这个事情要重视,哪些车子做试验,哪些车子不做试验,有哪些困惑和不理解的,希望和我们节能中心保持联系。
对于监督抽查,我们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从去年的3月份油耗准入开始到今年4月份,一共申报了三万多个车,三万多个车都有试验报告的,我们希望这些试验报告要真实,要准确。大家都知道油耗要求是要做油耗试验,油耗试验是14个检测机构,但是试验场地只有5家,咱们要求试验在0度以上,包括冬季,冬季有些试验场没有办法做试验的,三个试验报告,大家想想这里面有多少真的?所以通过我们监督抽查,我们发现一些问题。一开始我们制定这项政策的时候,刚才说到了准入环节,一是油耗做试验的时候,当时我们派监督员现场监督做试验,后来我们就把这个权力下放给各个试验场,但是还是有问题。所以在我们检测机构督查了工作完成了以后,我们要求各个检测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一定要有原始的打印纸带保留,以备我们检查。这个试验要求严了,你必须真真实实的做试验。如果我们有什么疑问,你要能够提供出纸带来,否则的话我们就怀疑这个试验是不是真做了。
另外,根据企业的要求,我们已经优化了审查流程、规范管理,搞这些工作的时候,一开始因为人手很少,今年3月1号过渡期进行作废之前,企业报的达标车型申请实在太多了,一时间挤压了非常多,这个过程中逐步优化我们审查程序。同时,在去年10月份我们开通了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查。最近还要开第四批网上审查的培训会,希望更多的企业网上申报,提高效率。
关于711、719两项标准提出来分阶段执行油耗限值的标准,怎么算呢?油耗标准第一阶段的是从去年3月1号开始执行的,是按照执行油耗准入的时期,去年的3月1号,到今年9月1号,要执行第二阶段的限值,9月1号车子做试验应该执行第二阶段的限值。如果交通部没有特殊的通知,就应该按照9月1号车子要满足第二阶段的要求,按这个来申报了。原先已经做了试验,满足第一阶段油耗要求的,这个没有关系。如果已经是交通部公告的,满足第一阶段要求的营运车辆,新车可以继续销售,买的车子继续办营运征,这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可以并行的阶段。现在第一阶段的油耗限值的车没有退出的要求,现在还没有提这个问题,大家要记住这个事情。
油耗准入,还有一个退出,油耗退出,交通部有一个GB18565,按照这个要求,油耗每年要进行性能检测,油耗达到110%,这个车子就应该退出,这项标准现在正在修订当中,将来提出什么退出政策,等着GB18565推出之后再说。
说到油耗仅仅是交通部对车辆管理提出的一项内容,大家都知道咱们公路这几年发展非常快,接下来就要提高运输效率,大家都知道去年的年底五部委、交通部、发改委、公安部、保险、海关联合发了文提出甩关运输,跟节能减排也有关系,另外关于驾驶员的问题,驾驶员培训也归交通部来管。将来驾驶操作怎么节能,也是要宣传的,这个标准已经制定出来了,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关于运输车辆现在执行是油耗准入,将来在这些达标车型当中,交通部再出一些标准和政策。规定哪些车子作为标准车型,作为运输企业可以采购,可以选用的,其他车子就没有优惠,有一个准入,这些车子一定要掌握交通部政策。不是所有车子将来都能够进入到营运系统当中,只是一部分车子,性能结构先进的,达标的车子,交通运输部才鼓励作为营运车辆使用。
[上一页] [1] [2] |